夯实课文学习破解高考难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夯实课文学习破解高考难题

夯实课文学习破解高考难题有人说,反正高考语文考题不会出课文上的,甚至与中学所学的课文毫无联系,所以,没有必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语文课文,只要草草地浏览一下课文即可,然后就把课文束之高阁,语文照样可以考高分。 以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但现在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地消失,因为,现在的命题者,已经意识到了彻底抛弃课文的现象的可怕性和危害性,所以,现在的高考命题,也越来越紧密地和课文联系上了,和教材接轨起来了。要答好这样的命题,你是非认真学习语文课文不可的,不学习课文,一旦碰上这样的命题,那你就只能干瞪眼、干着急――丢分! 如果说,2009年,有的命题还不成熟,还直接照搬课文内容来命题,不免显得呆板的话,那么今年(2010年,下同,略),所命之题,巧妙地勾联课文,对接教材,就更有质量了、更灵活了。熟悉课文的人,一眼就会看出,2009年重庆卷所考的《折桂令,完全是出自语文课本,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文《哀江南》中的第四支曲子。2009年江西卷所考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半(前四句),也是出自语文课本,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说“木叶”》中的。这种命题很容易造成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彻底抛弃课文,到完全死读课文。 可喜的是,今年没有再命制像去年那样完全照搬课文内容的命题了,而是用命题来巧妙地勾联课文,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种命题,既避免了完全照搬课文内容命题的嫌疑,又恰到好处地检测了应试者的语文能力。请先看几道题: 2010年高考上海卷 (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16题。(8分) [越调]平湖乐 #1050833;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 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释】①霹雳: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15.B 。16.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志趣。 2010年高考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魏二 #1050833;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⑴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⑵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⑶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010年高考福建卷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释】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⑴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1分) ⑵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参考答案】⑴踏。⑵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