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英国最早承认新中国原因_0.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英国最早承认新中国原因_0

探析英国最早承认新中国原因1950年1月6日,英国原驻北平领事馆领事高来含拜会了中国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和欧洲司司长宦乡,递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的照会。照会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声明英国已取消了对国民政府的承认。这样,英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那么,作为西方大国的英国为什么没有同美国等国一道对新中国采取封锁、禁运和不承认的政策,而选择承认新中国呢?如果说驱使英国采取“承认”新中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国家利益,那么究竟是哪些利益驱使英国对新中国采取“承认”政策呢? 第一,英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新中国成立时,英国在华的投资有10亿英镑之巨,遍及各个经济部门,且中英之间有传统的贸易关系。二战爆发前,英中贸易最高达1.06亿英镑,1947年和1948年英中贸易分别为1100万英镑和600万英镑。英国人相信,新中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会把外国人拒之门外,不会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1948年英国驻华大使馆认为:“共产党接管天津等大城市后,若不想市民饿死,就离不开外国企业。因此,作为一项权宜之计,它也会在新政权成立初期,尊重外国企业。”1949年8月英国外交部拟就的《中国》的备忘录认为:“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的商业设施和联系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恢复。”“从长远看,一个强大有效的政府管辖下的中国作为原材料和粮食供应地以及出口市场的潜力也不应忘记。”而且当时英国处在战后经济的恢复时期,需要扩大海外市场,自然不会放弃任何在华贸易的机会。而且由于美国对新中国僵硬的敌视政策,英国认为其在华的市场还会扩大。1948年12月上旬,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一份关于中国内战形势的备忘录中指出:“从长远考虑,我们应力图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站住脚”,通过在中国“保留立足点”的方法,在“与中共保持不可避免的事实上的联系”的同时,“调查在华继续进行贸易的可能性”。新中国成立后,殖民大臣琼斯于1949年10月30日在致香港总督葛洪的电报中指出,中英贸易源远流长,非常重要,但英国政府的“保留立足点”的政策只有在承认中共政府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果,而且应该给予法律上承认。因此,英国认为要维护其在华的经济利益,必须承认新中国。 第二,确保英国在香港的利益。作为传统的殖民国家,英国看重每一块属地和殖民地。它们可以给英国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是英国传统势力的体现。香港是英国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立足点,也是英国国力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由于二战而实力大损的英国对自己在香港的地位以及香港的命运自然十分关注。由于新中国政府已明确宣布了对历史上所有不平等条约的不承认立场,这就否定了英国继续统治香港的法律依据;人民解放军也已抵达深圳河北岸,尽管英国从1948年下半年以来就调兵遣将,紧急部署,但这些举动并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军事意义。英国既不愿丢掉香港,又无力防守,因而只能选择与新中国政府保持“尽可能友好的关系”。正如丘吉尔所说:“如果英国撤消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那么,香港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在英国看来,这才是维护其在香港统治的唯一出路。 第三,试图谋求地缘政治利益。二战后,由于冷战向全球蔓延,离间中苏关系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制定对华政策的重要考虑。英国希望通过“承认”政策防止新中国倒向苏联。1949年10月24日,贝文在一份备忘录中指出,如果采取“不承认”政策,“目前这个共产党国家指望苏联的倾向”将会增强。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的当天,英国通知美国,它将于次年1月6日承认新中国。同时由于毛泽东谋求中苏关系新定位的努力并不顺利,这也为英国离间中苏关系提供了希望。在此背景下,1950年1月6日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对此决定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后来曾作出明确的解释。1952年5月24日,他在英国议会下院强调:“我相信我们当时承认人民政府是正确的。没有让俄国人以为他们是唯一可以帮助中国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清楚地说明了英国“承认”决策所隐含的与苏联争夺中国的意图。在英国看来,西方只有积极发展同新中国的关系,才可能防止中国倒向苏联阵营,进而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这样,可以压缩苏联在亚洲的影响空间,争取一个中间地带。 第四,英国国内在承认新中国方面形成的政治一致。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在对待新中国问题时,与美国不同,没有太多的意识形态偏见,而且认为中国不会完全倒向苏联。1950年,英国政府驻北京的代表哈奇逊向艾德礼首相报告说:“中国政府不会屈服于苏联。他们不会不顾国家利益而屈从于苏联。他们虽然与苏联合作,但是不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这一观点得到艾德礼首相的认可。英国保守党领袖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议会发言说:“英国不想改变对华政策。英国希望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