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探究
杂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探究摘 要:杂交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不断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以减缓“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势在必行,杂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是目前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杂交水稻;集成技术;高产创建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11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势在必行。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杂交水稻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8%左右,在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我镇杂交水稻生产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状态,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示范经验,总结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以期用于指导本镇杂交水稻生产。
一、集成技术
杂交水稻集成技术,是指根据水稻的品种特性和生产环境,运用作物栽培原理及统筹配置方法,分清水稻生产的主次矛盾和问题,集选种、播种、育秧、移栽、施肥、防治病虫、田间管理等技术为一体,因地制宜的制定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优势,实现高产目的。
(一)障碍因子。水稻产量由穗数、粒数、粒重构成。影响我镇杂交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在自然条件方面,最大的是抽穗扬花期间的高温伏旱影响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其次是播种育苗期间的低温寒潮影响成秧率和秧苗素质,第三则是5―6月份的长时间阴雨寡照影响成穗率和幼穗分化。
(二)集成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我镇杂交水稻生产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状态,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示范经验,笔者总结并提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集“选用良种、适时早播、旱地育秧、壮苗早栽、配方施肥、病虫综防、全程监管”等为一体的杂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并相应地确定了技术指标。
二、技术研究
(一)产量目标。每公顷水稻平均单产10.5t以上。
(二)选用良种。选择穗平实粒数160―170粒、千数重25g以上、分蘖力强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杂交水稻品种。2009、2010年在我镇万亩部级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选择并统供了“Y两优1号”、“T优300”、“川农优528”“川丰6号”等良种。
(三)适时早播。适时早播是减轻伏旱危害的主要技术对策,同时也是延长水稻分蘖时间争多穗大穗的重要技术措施。我镇海拔为500―600m地区,水稻生产适时早播最适时段是3月1―5日播种。
(四)旱地育秧。旱地育秧(包括旱育秧、旱育抛秧、旱育机插秧)本质是通过在少水的旱地进行育秧以增加秧苗体内细胞质浓度,进而提高秧苗素质和抗逆能力。重点把握合格苗床、精细播种、双膜覆盖、秧苗管理四个方面的技术。
(五)配方施肥。根据产量目标,杂交水稻生产养分运筹上,以“稳氮、增磷、补钾、施硅、配微”平衡肥料种类,以”前促、中控、后补”确定施肥数量。主要技术指标是:每公顷施用纯氮150―195kg、纯磷90―120kg、纯钾120―150kg、硫酸锌22.5kg,有条件的增施硅肥1500kg;全部磷、锌、硅肥和80%氮肥、90%钾肥作底肥,15%氮肥作返青分蘖肥,5%氮肥、10%钾肥作穗粒肥。
(六)全程监管。水稻生产是个连续的过程,只有按照水稻生育进程,运用肥水调控等全程监控手段,才能达到多穗、大穗、穗重之目的。我镇杂交水稻万亩部级示范片每公顷单产10.5t的产量构成设计指标是每公顷有效穗247.5―262.5万穗,穗平实粒数160―170粒,千数重25g以上。设计生育进程时间为3月1―5日播种,4月15―25日移栽,5月15―25日发足有效分蘖,6月5―15日进入拔节期,7月15―25日进入齐穗期,8月25日―9月5日进入成熟期。
1、栽前监管指标。监控环节:整田、施肥。栽培目标:犁深、耙细、耙平。硅肥和复合肥50%作犁坯肥、50%作横耙肥、全层深施,锌肥作直耙肥、锌、磷分施。调控措施:移栽前5d前后做好整田、旋肥工作;移栽前3d做好包括绳、尺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2、移栽监管指标。监控环节:移栽、水分、返青。栽培目标:3叶1心―5叶1心移栽,每公顷栽插18―21万窝,早栽、浅栽、栽直、栽匀,栽后无明显返青期。调控措施:拉绳双定距、宽窄行条栽,早栽延长有效分蘖时间,浅栽促低位分蘖早生快发,浅水栽秧。3、有效分蘖期监管指标。监控环节:追肥、管水、防治病虫草、苗情动态。栽培目标:栽后5―7d每公顷施75―105kg尿素作分蘖肥,三类苗栽后10―12d再每公顷施45―75kg尿素作促苗肥;浅水分蘖最好是湿润或干干湿湿分蘖;无苗、叶瘟;枯鞘率控制在3%以内;每公顷茎蘖数达到330―351万时排水晒田控苗,晒田时间10d以上;5月15―25日达到每公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doc
- 新课程理念下词汇教学之我见.doc
-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探微.doc
-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评价观.doc
-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_0.doc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作文教学.doc
- 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方略.doc
-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doc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_0.doc
-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