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40岁及4000万”导写.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作文“40岁及4000万”导写

材料作文“40岁及4000万”导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微博之语立刻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 材料二:在最近的一次企业高管人员培训班上,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也持类似观点: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会赚钱,那商学院就白上了。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中,董藩教授之语可谓尖锐,但是对是错,还需要联系其说话背景,董藩是“北师大教授”,身为知名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且是在“微博”上发表观点,影响之广可想而知,其“以财富论成败”之说公然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自然会招来舆论哗然,即使事后辩解为激励之说,方式依然未免欠妥。 材料二中,该教授观点让人听了同样刺耳,但注意其说话背景:一是“高管人员培训会上”,既为培训高管,其意在激励,并不想大肆宣传;二是限定对象为“商学院学生”,赚钱毕竟是检验商学院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的标志之一,无可厚非。当然,其语也有偏颇之处:即使是商学院,也不能仅仅是通过“赚钱”来衡量其上大学的价值,毕竟,大学除了教会学生专业技能外,还有包括生活、处世、为人等在内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很多人毕业后没有从事所学专业,反而在其它领域卓有成就,不能说和大学的教育毫无关系。 立意示例: 1.从财富与成功的角度来看,财富是成功的一种标志,但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志。 2.从教育方式角度来讲,教育需要激励,但不能单纯“以钱励志”。 3.从教育的环境角度来说,可呼吁教育界环境的纯洁性,还教育一片净土。 4.从教育与实践的角度来说,可提倡学生在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学以致用。 人生的砝码 □唐山一中孙童心 人生的砝码不是金钱,而是内心。 ――题记 高楼林立,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的时代早已不在;信息宽带,苏东坡那“把酒问青天”的雅趣早已远去。信息科技发展,数字时代到来,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变成了流水线上的罐头,机械地接受着别人的加工,最终被贴上价签摆上货架,经过别人的挑选流入社会。 正如董藩的那句“到了40岁挣不到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将财富作为人生的砝码,称量着成功与失败。即使董藩教授极力辩解“我只是为了激励学生”,可这种用明码标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做法还是令人震惊:堂堂大学教授,难道想不出更好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了吗?还是脱口道出了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对此我们不想深究,我们更应反躬自省:人生的价值到底应如何衡量? 也许巴菲特父子能给我们最好的回答。被冠以“美国股神”之称的巴菲特坐拥数亿资产,而他的独生子依然在每月偿还着房贷。在一档谈话节目中,身价过亿的巴菲特坦陈:“金钱只是我梦想成功的附属品。”他那身为小提琴家的独生子也充满自信与激情:“虽然我还着贷款,可我感受到了与音乐相伴的幸福和由此带来的生命的充实感。”据此,美国有舆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贫穷”的小巴菲特同样富有。 是的,一个内心富有的人不一定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同样,一个富可敌国的人也未必真的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蓦然间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问一位老者:“我如何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老者默然不应,从地上捡起一张纸,折成一只小船放到身边的小河里。小船不急不躁,默默向前。途中,蝴蝶、鲜花对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依旧一路前行。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名誉、利益、诱惑太多,唯有不为所动,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原来,我们的内心才是最有力的砝码,只有它能主宰我们的人生。 忙碌的现代人啊,何妨慢下脚步,静下心来,用心去称一称自己的人生?抛开金钱的束缚,丢开地位的枷索,卸去名誉的镣铐,用理想和追求充实内心,用真诚和热情对待生活,用奉献和善良服务社会,那么即使环堵萧然又有何妨?箪食瓢饮又能怎样?谁能说,穷困潦倒,靠拾荒收养200多个孤儿的郑承镇老人就没有价值?谁能说,靠卖羊肉串维持生计,捐款10多万元扶植家乡教育的新疆大叔阿里木就不崇高? 时代需要物质价值的创造者,时代也离不开精神领域的楷模!人生的价值绝非仅仅财富所能衡量,精神的力量更令人景仰! 我想,当有一天,有教授说出“到了40岁还奔忙于金钱名誉中时,别说是我学生”,这个社会也就沉实了许多! 本文围绕着人生价值问题,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述方法多样:首先从材料角度,用归谬法分析“成功财富论”的不合理性;其次从巴菲特父子角度,辩证地分析了财富与成功的关系,然后用例证法,以一个故事说明人生价值的真谛,三个角度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确立了观点的准确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