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材料审读失误举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作文材料审读失误举隅

材料作文材料审读失误举隅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重要的作文命题形式,2011全国高考17道作文,材料作文就占了9道。既然是材料作文,对所给材料的审读便是材料作文的肇始和肯綮。而不少学生在材料审读方面有失误,材料审读失误必然导致立意出现偏差。本文就学生材料审读方面常见失误略举数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不走歧路,少走弯路。 一、曲解材料 曲解材料是指学生没读懂所给材料,没有充分分析材料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把握住所给材料的本质内涵,对材料做出了错误的判定,得出了错误的观点,选择了不当的立意。对于高中生来说,对于所给材料做出背道而驰的判断是极少的,大多是“相近不相同”“相似不全等”。粗看颇有联系,细品就有距离。 开始上课了,老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做一个数字游戏。老师说:“1乘1,乘以10次,答案会是多少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1。”老师说:“很好。那1.1乘1.1,乘以10次呢?”台下的学生有人猜10,有人猜8……正确答案是2.85。老师又说:“0.9乘0.9,乘以10次,答案会变多少呢?”老师提醒道,为了让你们印象更深刻,建议你们亲自算一下。第一个学生很快就算出来了,答案是“0.31”。的确,就相差这么个小小的0.1,做乘法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 对这则材料,不少学生认为其主旨是“细节决定成败”,其实这则材料的主旨是“细小差别累积起来却是巨大差距”。也就是说这则材料有两个着眼点,一是细微差别,一是累积过程。虽然细微和细节有一定的联系,但相似不等于相等。“于细微处见差异”“小事情累积起来就变成大问题”等,是符合材料寓意的。“一粒沙里见世界”“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完美”等,是偏离材料寓意的。其实解决观点是否由材料而来、观点是否与所给材料吻合并不难,采用逆向比较就可迅速判别。立意出来后,特别是议论文,把自己所举例子和作文所给材料进行对比,看它们是否表现同一主题。同则立意准确,不尽一致就可能立意有误。 二、流于表层 考试大纲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项便是深刻。所谓深刻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材料的审读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表层,缺乏深度。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我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对这则材料,有的学生仅从三个人看到蜘蛛“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的看法不同,做法不同,从而得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观点。按说这一观点,不跑题,不偏题,也是正确的,照此立意写一篇保险作文也是可以的。但这样的立意太平庸。赞美“聪明起来”者,讴歌“坚强起来”者,启示人们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看人生,智慧看世界,才是这则材料的中心内涵、积极内涵,据此立意更能深刻高远。评判作文,不仅有基础等级――“对与错”,更有发展等级――“优与劣”,观点正确当然非常重要,但立意深刻方更有品位。 三、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体现差别。对于材料的审读,不少同学对材料整体把握问题不大,却对材料的细微末节有疏漏。有时,正是这细微末节的疏漏,使作文在立意上呈现明显的高下之别。 在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本该由4根冰柱共同点燃主火炬,结果只有3根竖了起来,一根没能点燃,使得原本富有创意的开幕式变得残缺不全。到了冬奥会闭幕式,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来到那根“躺”着的冰柱旁边,像是在检查线路,并找到了故障原因。他如释重负般将电源插好,开始试着将那根硕大的柱子拉起来。缓缓竖起的冰柱最终和其它三根搭在一起。这时,没能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主火炬手勒梅“戏剧性”的方式 ,纠正了开幕式上的失误,奥运火炬第一次在本该熄灭圣火的闭幕式上点燃。 这则材料有一句话――“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为何是“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而不是“装扮成小丑的电工”?据此推测,其实开幕式后加拿大方面已经开始寻找造成那根冰柱没有竖起来的原因,并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成竹在胸,所以才敢在闭幕式上让一个小丑而不是一个电工去解决使冰柱立起来的问题。忽视这细节,谈“只要正视失误知错能改”“失误不等于失败”“缺陷并非缺憾”等,也是可以的;但没有充分利用对细节的分析,从“学会弥补,适时弥补,适式弥补”更有新意,更有深度。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一般在二百字至三百字之间,字数不多,篇幅不长,一定要对材料进行精细阅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着眼细微末节,或许角度更新颖,见解更独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