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经期延长(月经不尽)是.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经期延长(月经不尽)是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馆 女人经期延长(月经不尽)是怎么回事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期延长,行经时间延长七天以上甚或淋 漓半月方净为基本特征。常见于黄体萎缩不全、盆腔炎等疾病及宫内放置节育 环之后,属于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范畴。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其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 外因常见风寒湿热邪毒外侵,侵淫胞脉,以致血海不宁,冲任不固;内因常见 素体虚弱,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或地理环境改变,调摄适宜等, 以致中气虚陷,气不摄血,冲任不固;或情志不遂,大怒伤肝,肝郁失疏,气 郁化火,损伤血络,冲脉不固;或素体阴虚,或久病阴伤,或多产房劳损伤, 肝肾不足,阴精耗伤,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大怒伤肝,肝郁失疏,气滞血 瘀,瘀阻胞宫,血不循经。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1、可有饮食、起居、情志失调、盆腔炎症等病史,或有计划生育手术史。    2、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始净,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可伴有经 量增多。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馆 3、妇科检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妇科检查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慢性盆腔 炎者,妇科检查有宫体压痛,附件增粗、压痛等阳性体征。    4、卵巢功能检查BBT测定,妇科内分泌激素测定,适时的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 等,均有助于诊断。 二、中医辨证要点 本病辩证以月经量、色、质为主,结合全身证候、舌脉综合分析。一般行 经时间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伴倦怠乏力,舌淡,脉弱,多属气虚;经 期延长,量少、色红、质稠,舌红,脉细数,多属虚热;行经时间延长,月经 量多、色红有块、质稠,小腹坠胀,平时带下量多色黄,或伴有阴痒,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属于湿热。 本病临床须以崩漏相鉴别,崩漏是经血非时而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其特 点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严重紊乱,而本病仅行经时间延长,超过7天 以上,而周期正常,有时可伴见经量增多。 【辨证施治】 一、治疗原则 李娅认为本病的治疗以固冲止血调经为大法,重在缩短经期,以经期服药 为主。气虚者重在益气摄血;阴虚血热者宜滋阴清热,安冲宁血;瘀血阻滞者 以通为止,活血化瘀止血。湿热阻滞者,清热利湿,行滞止血。不可概投固涩 之剂,以犯虚虚实实之戒。 二、分证论治 1、气虚失摄证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馆 主症行经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量多、色淡、质清稀 ,伴怠倦乏力,舌淡,脉虚弱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方药:方用举元煎加减。常用药物:加黄芪、党参、升麻、柴胡、当归、芍药 、阿胶、艾叶、乌贼骨等。    若经量多者,酌加炮姜炭、五味子、生牡蛎、五味子等温经固涩之品;伴有经 行腹痛,经血有块者,酌加三七、茜草根、益母草以化瘀止血;若兼见腰膝酸 痛,头晕耳鸣者,酌加炒川续、杜仲、熟地等补肾益精之品;若气血两虚,可 加乌鸡白凤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或加归脾丸,每次6克,每日2次,益 气养血。若气阴两虚,可加生脉饮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益气养阴。若 脾肾阳虚,四肢乏力,畏寒怕冷,加人参、茯苓、白术、巴戟天,薏苡仁,补 骨脂,乌贼骨,健脾补肾,调经止血。 2、阴虚血热证 主症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量少,经色鲜红,质 稠,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治疗: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方用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加减。常用药物:生 地、地骨皮、麦冬、阿胶、白芍、丹皮、白芍、玄参、黄柏、女贞子、墨旱莲 、茜草、益母草、山萸肉、乌贼骨、椿根皮、血余炭。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馆    若口渴者,酌加麦冬、天花粉,以滋阴生津止渴;若伴见带倦乏力,气短懒言 者,乃气阴两虚,酌加太子参、制黄精、五味子,气阴双补以止血。 3、气滞血瘀证 主症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经色紫黯有块,经行 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小瘀点,脉涩。   治疗: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