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考据在《〈史记〉选读》教学中尝试
网络考据在《〈史记〉选读》教学中尝试《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门,编者认为:“编写中充分考虑提高高中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力图使学生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阅读经典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养成这些良好思维习惯就要做到胡适提出的“于不疑处有疑”;解决疑问,可能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求证,就是考据,这光大于“乾嘉学派”的文科基本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当下的网络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了考据手段,利用“百度”“谷歌”就可以细细地考证到让自己满意的各种结论,台湾学者黄一农称之为“E-时代考据”。在教学时,我尝试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考据来学习《选读》,学生可以初掌考据的方法,也免去翻故纸堆的麻烦,获得很好的效果。下面以《高祖本纪》一文为例来说明此种方法的应用。
在我们的印象中,刘邦是一个布衣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说:“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假如我们只是翻译文本,提几个简单问题,特别是文言又加上了一层隔膜,学生的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对刘邦形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字面上。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在第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翻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2.王媪、武负是何许人?
3.“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如何理解?
第一个问题。先请学生翻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学生大都觉得没什么好翻译的,只能如此:“高祖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我问学生:“刘邦有兄弟吗?”学生利用电脑搜索:“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刘伯、刘仲,还有个弟弟刘交。”这时有学生发现伯、仲、季是兄弟的排行,也有学生发现“媪”是“老年妇女”的意思,比如“白发谁家翁媪”。我于是趁热打铁,让他们到网上寻找关于刘邦及其父母姓名的说法。网页有汉代学者项岱的说法:“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网页上有易中天的说法:“这个刘季也不是什么名字,季是什么呢?季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没听说三哥,书上没有,叫刘叔的那个没发现,他自己叫刘季,也就是说他哥儿几个叫刘大、刘二、刘三、刘四,所以刘季翻译成现代汉语,刘小,没有名字,平民。”这时学生讨论后翻译:“高祖,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叫刘小(或叫刘三),父亲叫刘老先生,母亲叫刘老太太。”
这时有学生在网页上发现汉代学者皇甫谧认为刘邦父母有姓名,很多学生对此表示反对,网页上有颜师古云:“皇甫谧等妄引谶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断可知矣。”同时他们认为,刘邦及其父母应该是没有名字的,刘邦全家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平民百姓了,学生对刘邦这个布衣皇帝认识更具体形象了。
第二个问题。很多学生注意到了“媪”的意思,开始认为武负是男性,他们是夫妻。有几个学生不赞成,因为文章后面有这样一句:“此两家常折券弃责。”“两家”不是一家,显然两人不是夫妻。学生于是在网上搜索,网页上,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殷光熹认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负,假借为妇。《史记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书常从王媪、武负贳酒。武负即武妇。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以上所举负者,均系妇人之称。”
我说:“虽然这样我们也不能肯定地说武负就是女性,但大家倾向于认为他是男性还是女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她是女性,因为司马迁说刘邦“好酒及色”,喝醉了,不拘礼节,“醉卧”更表明他狂放不羁的“无赖”嘴脸,这样更贴近刘邦性格特点。
第三个问题。这时学生的情绪很高,议论纷纷。在网上大家找到两种翻译,一种常见,网页上: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另一种说法,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因为高祖很大方,卖给他的酒比平常的贵几倍。网页上:“如淳曰:雠亦售。索隐乐彦云借雠为售,盖古字少,假借耳。今亦依字读。盖高祖大度,既贳饮,且雠其数倍价也。”这两种说法都能表现刘邦“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高祖每次喝酒,两家酒店卖给他酒的分量都是正常的好几倍,所以在最后更把酒账也免除了。我表示赞扬,并告诉学生学者杨树达在《汉书窥管》中也是这样认为的,显示了刘邦的与众不同、让人敬畏的一面,为以后称帝埋下伏笔。
通过三个问题探讨,刘邦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鲜活起来,很多学生对其他一些问题也产生了兴趣,比如帝王出生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