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4.docVIP

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单元测试 人民版选修4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评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秦在统一的过程中灭掉了六国,下列国家被秦灭亡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韩国 ②魏国 ③楚国 ④齐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2.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大规模修筑长城 B.颁行通行全国的秦律 C.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全面推行郡县制 3.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的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实行皇位世袭 B.树立中央权威 C.严格控制地方 D.皇权至高无上 5.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颠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A.都江堰 B.秦长城 C.唐长安 D.明皇宫 6.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活跃的思想文化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阶级土地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古人对秦朝统治短暂原因的分析,最符合实际的是 A.“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B.“(亡于)六王(六国)之后(代)也” C.“失之在政,不在于制(制度)”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 ①基本消除了敌对的政治势力 ②稳固了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核心地位 ③为其登上皇位扫平了道路 ④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之后,在东突厥旧地开始设置羁縻府州。羁縻府州是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这一制度 ①是唐政府对民族地区实行直接管理的基本形式 ②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③得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护 ④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1.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 A.提拔温彦博 B.提拔房玄龄 C.起用杜如晦 D.重用魏征 12.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而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 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 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 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 13.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是以后历朝封建皇帝学习的楷模,其统治特点包括 ①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②虚心纳谏 ③注意改善民族关系 ④善于进行自我总结和反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康熙初年,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根基未稳”的表现不包括 A.统一全国的任务仍然繁重 B.沙俄势力侵入东北地区 C.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未平复 D.清军还未能进入山海关 15.“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人。”为此康熙帝决定三藩并撤,当时三藩的藩王是 ①索尼 ②吴三桂 ③尚可喜 ④耿精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郑经死后,康熙帝抓住时机,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区域 D.驱除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17.清军进入台湾后,康熙帝设立台湾府,隶属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澎湖巡检司 D.广西省 18.“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与康熙帝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平定三藩之乱 B.清军进入台湾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收复雅克萨之战 19.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作为签约一方,清朝使用了“中国”国号,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尼布楚条约》是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 B.清初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C.《尼布楚条约》是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 D.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20.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都 A.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C.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D.实行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