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始于公元前6000多年,实际开始年代还当更早;一般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原以外有些地区结束的时间要更晚些。 中国各地遍布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其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和起讫年代各不相同,有些在生产经济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一定地域内先后产生的几支新石器文化往往形成自身的发展序列。中国的诸新石器文化不断发生交流、融合和分化;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内部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中国历史最终进入了阶级社会。中国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泉。 以原始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国诸新石器时代遗存,面貌多样,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各有创新。大体可分为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北方等几个地区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和江苏的淮河北岸,在皖北、豫东和辽东半岛一带也有零星发现。 · 山东龙山文化又称典型龙山文化,它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它的分布以山东为主,也包括江苏、河北和辽东半岛等部分地区。 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 大溪文化(公元前4400—3300年) 屈家岭文化(公元前3000—2600年) 湖北龙山文化(公元前2400年 )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4000年) 马家浜文化(公元前4300—3300年) 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2200年 ) 北阴阳营文化(约公元前3200—3000年) 原始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黄河流域,适应黄土地带的自然环境,新石器时代早期就主要种植了耐旱作物粟和黍。北方其他地区也都发现粟的遗存。它们作为在中国最早培植的谷物,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起,长期作为华北居民的主要食粮。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沼泽众多。从较早的河姆渡文化开始,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都以稻作农业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粟、黍、稻等粮食作物,在世界栽培史上居于突出的地位。其他如农业工具、耕作方式等,也不断有所改进。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 广泛饲养家畜 在整个新石器时代,无论南北,都以饲养猪、狗等家畜为主,并且具有与定居农业密切结合的性质。鸡和黄牛,早在磁山文化中可能已是家养的动物。两者的骨骸在仰韶文化中继续有所发现,但数量仍不多。也不普遍。家羊遗骸在马家窑文化中经常出土,有的还用它随葬,这时除普遍地饲养了绵羊外,还有少量的山羊。水牛的驯养当以南方为较早。河姆渡文化发现有较多的水牛骨,可能以开始饲养,其后逐渐发展。至今新石器时代的马骨只有零星发现,家养可能较晚。一般认为,至迟在龙山文化阶段,从总体上讲,猪、狗、牛(黄牛、水牛)、羊(绵羊、山羊)、马、鸡,古代文献中的所谓“六畜”已基本齐备。 制陶工艺不断进步 制陶工艺首先发达于中原地区。陶器成形是从手制、慢轮制过渡到轮制,陶窑有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基本结构。裴李岗文化已经出现横穴窑,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日益发展。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烧成温度一般为850℃—950℃,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达900℃—1000℃,有的甚至可达1050℃。其中,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以其胎薄质细、火候甚高、造型优美而显示出最为高超的工艺技术。东南地区的硬陶火候高达1100℃,表明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窑结构和工艺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制玉工艺的兴起 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制玉工艺相当兴盛,甚至可能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特别是良渚文化的大型玉琮、玉璧,制作精美,规格定型,雕刻有繁缛的兽面纹饰。它们多出于大、中型的墓葬里,具有贵重礼器的性质。璜、玦、琮、璧等,商周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期铜器的问世 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阶段,如黄河流域的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中。在多处地点发现了小件铜器、炼铜用的坩埚残片、铜渣等,特别是在下限年代较晚的齐家文化中发现最多。质料以红铜器为主,少数是分别掺锡、铅或兼有锡、铅的青铜器。红铜多采用锻造方法制造,个别的已用合范铸成。器形包括斧、刀、凿、匕、锥、钻头、坠、环、泡、镜和铃等,主要属于小型的手工工具、生活用品和饰物。 建筑技术日趋提高 建筑中大量的是人们居住的房屋,大体有横穴窑洞、半地穴、地面营造和架空居住面的干栏式建筑几种形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属于土木混合结构,墙基有随地而起到挖槽筑基,墙体多为木骨泥墙,后来出现相当进步的土坯墙,居住面由硬土面、草拌泥进而再涂抹光洁的白灰面,房柱基础为夯砸陶片垫底、置放础石或木板等,间架形式有单间、套间以至连间之分,还开始在夯土台基上营造地面房屋。其中许多建筑技术和传统,在商周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至于在河姆渡发现的干栏式房屋,是为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环境而出现的一种榫卯木结构建筑,别具一格,显示了中国建筑的多样性。 小型城堡的出现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