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PDF

环太平洋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太平洋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第 卷 第 期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23 1 Vol.23 No.1                 年 月(页码: ) 2008 2 31 39 PROGRESS IN GEOPHYSICS Feb. 2008 ~       环太平洋俯冲带内双地震带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张克亮, 魏东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9) 摘 要 俯冲带作为地球最为庞大的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很多俯冲带,特别 .     是环太平洋俯冲带内的中深源地震,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分层分布,并且各层地震具有不同的震源机制,即所谓的双地 震带现象 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太平洋双地震带形态特征与震源机制的空间分布,并回顾了双地震带的几种成因模型 . . 根据形态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差异,中源深度的双地震带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双地震带对应上、下二层分别为压 缩和张性的地震分布;另一类双地震带的震源分布较浅,且其浅部地震以横向压缩为主 此外,日本本州东北俯冲带 . 的地震分布可能是由三层地震带组成的,而且汤加、伊豆 小笠原地区还发现深源深度的双地震带 通过对双地震带的  . 形态特征以及其热力学条件的研究,人们从抗弯作用、脱水脆化、相变断层等多方面,尝试建立解释双地震带成因的 模型 目前,大多数研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结合蛇纹石脱水脆化、相变断层模型,能够不同程度地分别解释中源和深 . 源双地震带成因 不过,这些模型几乎相互独立,并不能同时解释中源和深源双地震带 有人试图尝试用统一模型解 . . 释中深源地震成因,例如,先前存在的断层模型,不过该模型还不很具有说服力 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共同 . 影响着俯冲板内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 关键词 俯冲带,双地震带,抗弯作用,脱水脆化,相变断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P315 A 10042903200802003109                   犘狉狅狉犲狊狊犲狊狅犳狋犺犲狉犲狊犲犪狉犮犺犲狊犪狀犱狋犺犲犮犪狌狊犻狀 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狀狋犺犲犱狅狌犫犾犲 犵 犵 狊犲犻犿犻犮狕狅狀犲狊狑犻狋犺犻狀狋犺犲狊狌犫犱狌犮狋犻狅狀狕狅狀犲狊犪狉狅狌狀犱狋犺犲 犪犮犻犳犻犮狅犮犲犪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