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 生态环境学报
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胡洪营1,门玉洁1,李锋民2
1.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化感作用抑藻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1-0153-05目前富营养化问题。富营养化引发水华会进一步加重水体污染。不仅导致水产养殖业蒙受经济损失,同时也破坏水域生态景观,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危害人体健康。一次严重水华或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数百万美元,每年因藻毒素而导致的人体中毒事件有近2000例之多[]。因此,有效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防止水华发生成为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技术大体可分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常用的是化学技术。化学技术是通过化学药剂(统称杀藻剂)来控制水中藻类的繁殖。常见的杀藻剂有硫酸铜和有机农药等。化学除藻技术虽能立竿见影,但它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生态平衡并造成环境污染。物理技术和传统的生物技术则存在着操作时间长、难度费用缺点。allelopathy)一词由科学家Molisch于1937年首次提出,用以表达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所有植物间生物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6]。Rice将化感作用定义为“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影响其他生物生长的现象”[6, 7]。
植物化感作用具有3个基本特征:(1)相互作用主客体都是植物,不包括植物和动物及其他有机体的相互作用;(2)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是植物次生物质,且必须通过合适的途径进入环境中,不包括在植物体内变化运转的次生物质;(3)化感物质主要用于影响自身或邻近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若用于植物(或微生物)间化学通讯(如报警)或污染环境(如一些树木释放挥发物和氧化氮形成烟雾等)也不属于化感作用基本定义范围[7]。
植物化感作用是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实现的,这些起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感物质。植物化感物质主要是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它们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或种子中。常见的释放方式有4种。(1)挥发。一些挥发性化感物质(主要是萜类)通过植物体表(茎、叶、花)进入环境而发挥作用。(2)淋溶。由于雨水或雾滴的作用,一些有机酸、氨基酸、萜类和酚类等水溶性化合物易被从植株表面淋溶下来,对周围植物产生影响。(3)根的分泌。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根系分泌物很大一部分是化感物质。(4)植物残株的腐烂释放。植物及其某些器官死后,其中的复合物或聚合物被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某些化合物,这对周围植物其化感作用[7]。
化感物质的种类很多,按照化学结构可将化感物质分为5大类:脂肪族、芳香族、含氧杂环化合物、类萜和含氮化合物[5]。
化感物质的作用特点主要有[8]:
(1)选择性和专一性。一般只对几种或某一类植物(或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它植物(或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
(2)复合效应。多种化感物质混合后,会产生复合效应,混合物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效果;
(3)功能多样性。化感物质除对植物产生作用外,还具有许多其它功能。
2 水生植物对藻类的生长抑制作用
表1 具有抑藻作用的高等水生植物及其有效抑制藻类
Table1 Antialgal macrophytes and the algae inhibited
生活类型 植物名称及部位 有效抑制藻类 参考文献 浮水植物 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莲、满江红、浮萍、紫萍 雷氏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dtii)、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14,15] 沉水植物 穗状狐尾藻、水盾草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 [12] 金鱼藻、大茨藻 鱼腥藻(Anabaena spp.) [16] 马蹄莲 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17] 轮藻 羊角月牙藻(S.capricornutum)、微小小球藻(Chlorella minutissima) [18] 挺水植物 石菖蒲 栅藻(Scenedesmus spp.)等 [11] 芦苇、莲、两栖蓼 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19,20] 陆生植物 大麦秸秆 蓝藻(cyanobacterias) [21,22]
实验室研究以及现场试验都表明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水体中(海洋和淡水水体),并且水体中几乎所有的初级生产者(蓝藻、微藻、大型藻类以及高等水生植物)都能产生并释放具有一定化感作用活性的化合物[9]。
1949年Hasler等人首次发现了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克制效应[4]。对于这一现象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的
解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he-new-age-of-invention高一英语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课件.pptx VIP
- (2025)呼伦贝尔市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HG∕T 5677-2020 石油炼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VIP
- 《基于三菱FX2N控制系统的自动剥线机设计》9500字(论文) .pdf
- 奔驰500系列发动机操作手册.pdf VIP
- 天津大学学生宿舍文明住宿承诺书.DOC VIP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课件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pdf VIP
- 2024辽宁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微专题 遇到角平分线如何添加辅助线(课件).pptx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