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讲怎样写议论文的例文).docVIP

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讲怎样写议论文的例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 ? 看教育新闻,清华大学有位二年级学生打电话给上海的咨询热线,称进大学后一直“想念父母,想念在上海的生活”,情绪低落,甚至想到过自杀。因为“在上海父母会照料生活中的一切,自己只要读书就可以了。但进入大学后,所有的生活琐事都要自己处理,感到很吃力。也很不习惯住在集体宿舍,感觉和室友很难相处”。她自述以前的生活里只有考大学一个目标,以为考上了就前途无量,没想到“除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外没有了其他任何意义”。 ? 时下的应试教育,为了对付高考作文,也会教学生学些空谈,以天下为己任啊,胸怀世界啊,一说一大套,不着边际,遇上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上面新闻中的“她”,如愿以偿地进了清华,虽无鸿鹄之志,也该大大地松一口气的,然而却被“生活琐事”难倒,乃至绝望,真是奇怪的事。考上外地大学,不能再像小学中学时代,每天有人接送,每天有人供三顿饭,每天早上有人代他整理床铺,晚上有人代他热牛奶……大学不像中小学,每节课有教师指导,课后有家长越俎代庖前后张罗;大学教师上了课就走了,学生得自己“觅食”……大学生中最可悲的,就是那种离开教师便不知道该做什么的人。 ?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公众对教育的误识也日趋严重。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唯一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12年的中小学生活,家长没完没了的“励志”教育,没完没了地在耳边聒噪,已经让他把“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当作人生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全家人奋斗,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就是备考和考试,“童年”和“少年”就开始折腾,到了高中,把“青春”全献给考试,真正的“生活”没有了。 ? 十多年前,有次作文讲评结束,我很认真地要求学生写出大米、鸡蛋、青菜、自来水、家用电的价格,——要求并不高,至少不能太离谱。不出所料,不少学生一项也写不出来,有的写出的单价很可笑。对一名高中生来说,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有必要吗?我认为重要。他说要“关注民生”,他声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却连每天吃的大米多少钱一斤都不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知道这些,也许才能知道什么是中国农民,也许才知道中国人的生活;他说话写文章时,才不至于那么轻浮,那么矫情。 ? 时下城市中小学生劳动观念比较差,能做点家务的不多,很多农村学生也从没参加过田间劳动。学校非但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一些教师也认为中考高考任务繁重,“家庭要做好坚强后盾”。偶尔看到高中生写“星期天在家帮助妈妈做做家务”,觉得很滑稽,他竟不知道“家务”是“全家人人有份”的!在城市,很多高中生上学放学仍要家长接送,有些连书包也不用提,奇怪的是社会竟习以为常。在这种与生活隔离的“教育”下,学生不但疏离人间烟火,隔绝了友情,也淡漠了亲情。今年媒体多次披露的“为孩子安心高考,隐瞒亲人去世真相”的新闻,这叫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高考,连亲人生死也置之度外,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有人性的国民么?这样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么?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成为民族的未来么? ? 极端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除了背书与“训练”,其他一概不知。教育界一直有人在吹捧“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推崇自诩专攻北大清华的“高考特种兵”。殊不知过于强调“学习竞争”,必然导致人性缺失,宣扬“高考多一分就能压倒几百个人”,不可能不走向极端的自我中心。在教育界鼓吹“丛林法则”,就必然让人一点点地泯灭人性,养育出掠杀性的动物。 ? 学生不谙世事,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面对困难,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青少年时代脱离生活,会影响他一生的情感态度。教育的目的是“教会生存”,但如果认为“应试”才是“生存法则”,则是南辕北辙。 ? 现在主张“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用意当然很好。但如果学校教育能遵守常识,遵守教育法规,则未必要另开一门“生活教育课”。在我们所有的课堂上,都包含着生活,因为人类需要的知识来自无比丰富的生活。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当有“人”,只有把受教育者当作人,“教”和“学”双方才有可能在教育过程中摆脱那种不成熟的状态。 ?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生活的给予,是前路上的风景,心智正常的青年,一定会敞开博大的胸怀去接受。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