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丽《营养学》13.食源性疾病.pptVIP

  1.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 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等的要求,及时组织和开展对患者的紧急抢救、现场调查和对可疑食品的控制、处理等工作,同时注意收集与食物中毒事故有关的证据。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的主要目的 1.查明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发病原因; 2.查清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蔓延; 3.为病人的急救治疗提供依据,并对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给予补充或纠正; 4.积累食物中毒资料,分析中毒发生的特点、规律,制定有效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类似食物中毒发生; 5.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食物中毒的调查 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应立即指派二名以上食品卫生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 对涉及面广、事故等级较高的食物中毒,应成立由3名以上调查员组成的流行病学调查组。 调查应包括: ● 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 样品的采集和检验 ● 取证 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对病人和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应尽可能采样进行现场快速检验,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提出可能的发病原因、防控及救治措施。 ●对病人和进食者进行调查,了解发病情况 ●可疑中毒食物及其加工过程调查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样品的采集和检验 样品的采集 包括食物样品采集(尽量采集剩余可疑食物);可疑中毒食物制、售环节的采样;患者呕吐物和粪便的采集,血、尿样采集;从业人员可能带菌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检验 样品应避免污染、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样时应将样品进行冷藏保存 调查资料的技术分析 ●确定病例:主要根据患者发病的潜伏期以及各种症状(包括主诉症状和伴随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特点 ●对病例进行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包括绘制发病时间分布图与发病的地点分布地图 ●分析病例发生的可能病因 ●对食物中毒的性质做出综合判断 食物中毒事件的控制和处理 ●现场处理:经初步调查确认为疑似食物中毒后,调查人员应依法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食物中毒蔓延、扩大;追回、销毁导致中毒的食物;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消除污染。 ●对救治方案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 ●处罚: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作执法文书,追究违法行为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信息发布 ●撰写调查报告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徐美虹 1.物理性不安全因素 2.化学性不安全因素 3.生物性不安全因素 4.假冒伪劣食品 5.新型食品的安全问题 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国家标准(GB15193.1—2003)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对受试物的要求 1.单一化学物质,应提供受试物(必要时包括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必要时应提供受试物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资料。 2.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人体可能的摄入量等有关资料。 3.受试物必须是符合既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规格化产品,其组成成分、比例及纯度应与实际的相同,在需要检测高纯度受试物及其可能存在的杂质毒性或进行特殊试验时可选用纯品,或以纯品及杂质分别进行毒性检测。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国家标准(GB15193.1—2003)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实验内容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遗传毒理学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 1.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全部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2.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可根据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验。 3.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WHO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以下简称日容许量)者,同时申请单位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一般不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毒性试验,否则应进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4.食品添加剂(包括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辐照食品、食品及食品工具与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择。 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