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群是多渠道合力形成的虚拟社区
社群是多渠道合力形成的虚拟社区
我们说从成员的凝聚力上 ,社群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 :信仰型社群、商业型社群和自发型社群 ,
而互联网就是一个典型庞大的自发型社群集群。在互联网的技术出现之后 ,一群拥有共同兴趣的人
,通过对技术执迷般的追求创造了今天的互联网世界。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的集群社区
国内的互联网最初就是由这样一群技术狂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把这样一群人称之为极客 ,早期互联
网公司多多少少都有着很重的极客味道。国内互联网的爆发也是从社区网站开始的 ,大大小小的社
区网站将中国推向了第一个互联网高潮。
互联网最早的时候是信息输出型平台 ,然而真正引爆互联网的是社交 ,对于用户来说最神奇的事情
就是可以在互联网上认识世界各地的人 ,了解世界各地的事。互联网的出现将整个世界联成了一个
整体 ,地球村概念就是一个虚拟社区的概念。
社交引爆互联网之后 ,整个互联网进入了社区时代 ,大量的论坛随之出现 ,人们在这里交流分享自
己的见闻 ,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各种兴趣型社区论坛出现 ,将拥有相同爱好的人集合在一起。
互联网看似商业模式复杂多变 ,各种概念层面不穷 ,但是无论是天涯知乎 ,还是淘宝微信微博等 ,
看似毫不相干的商业模式背后 ,都是基础于内容的人的聚集。看似卖东西的淘宝其实也是一个社区
,它将拥有相同购买欲的人集合到了一个网店一个平台上。
稳固的社区需要人格化的信仰中心
在个人站长最鼎盛的时代 ,几乎稍微懂点技术的人都建有自己的论坛社区。后来风靡全国的轻舞飞
扬和痞子蔡的爱情故事就是出自于论坛社区 ,天涯、猫扑和西祠胡同曾经也是那个时代的独角兽
企业。然而这些论坛和社区的中心是分散的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信仰中心 ,价值观也是多样化的
。
板块化的论坛社区注定是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的 ,一个经营良好的论坛社区为了发展必然需
要以一个兴趣点为中心开发尽可能多的板块来容纳成员的留驻。平台化的社区也没有办法形成自己
的人格属性 ,这也为后来论坛社区的衰落埋下了种子。
我们可以看到曾经诞生了无数热点事件和网红的天涯如今已经没落 ,2015年5月份曾经爆出卖身
传闻 ,最终坐实的是挂牌新三牌上市。虽然表面上看似风光上市 ,背后其实是无奈卖身 ,希望通过
上市融资的方式重新出发。
社区和社群是相互集存的关系
从结构上看论坛社区并不是一个社群 ,而是自发型社群的集群平台 ,无数的自发型社群依附在论坛
社区的平台上 ,借用论坛社区的平台进行内容的交流和分享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互联网也是一个
社群集群平台 ,社群在这些平台上生存与发展。
QQ群、微信群、SNS、论坛、公众号、微博、微信或者QQ兴趣部落等都可以成为社群的生存
平台。社群成员并不依存在同一个固定的社区平台之上 ,他们可以是散布在各个平台之内的独立
个体 ,被同一个信仰统一体链接集中在一起 ,然后在各个社群工具之间来回交叉互动形成一个松散
型的社区。
社群和社区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不过随着社交工具的日趋多元 ,社群开始从一个独立的社
区内走向了整个互联网 ,从一个社区下的社群变成了一个社群化的社区。过去的社群都是形成于一
个个独立的社区平台之上 ,借助平台的影响力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并以此形成自发型的社群。
由于社群结构本身的商业价值精准 ,造成了现在的社群多数都是人为的组织建立的 ,社群的发起人
会极尽自己能用到的所有方法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发展社群成员 ,并最终汇聚到一个主导的社区工具
之内 ,比如罗振宇、王胜寒和吴晓波都选择了微信公众号。
社群的结构是多平台融合的结果
从传播的快捷性上来说 ,依托于微信的公众号具有更强的传播属性 ,用户只要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
内容 ,可以随手转发至自己的朋友圈 ,而不用再跳转到其他的社区平台里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社交网络其实是更加割裂的 ,一个个独立的APP形成了信息孤岛。岛与岛之间的传播成本比之过去
更高。
从打开率的角度来说 ,无论是微博、贴吧或者是陌陌等 ,平均用户的每日打开率与微信都是没法作
对比的 ,只有微信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有些人每天甚至要打开微信几十次。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
就认为社群化营销的工具就一定非微信莫属。
根据微博2015年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显示 ,微博的日活用户已经超过1个亿 ,整体显示微博的用户
数和质量都在呈稳布上升的节奏。而用户数仅2000多万的知乎问答社区的用户价值也是不容小觑 ,
最近几年来知乎上面也诞生了无数的大神KOL。除了微博知乎等 ,贴吧、陌陌、豆瓣、天涯以及猫
扑等社区都有做社群用户聚集的土壤。
企鹅吃喝指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doc
- 排球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doc VIP
- 开学第一课(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GD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练习题及答案01.docx
- 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技巧ppt课件.docx VIP
- 2024年某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 锚杆长度检测课件.pptx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