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鹏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教育史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克己内省
答:克己内省是传统道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方式,克己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呵护一定的道德规范。内省是指积极开展自觉自我主观思维活动,使个体言行所应醉醺的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2、《劝学篇》
答:是荀子的名作,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当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家。在《劝学篇》里,作者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是知识的积累,并指出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效。这些观点,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934 年江西中央苏区规定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为“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答:??科学主义的思想,即以自然科学为出发点和方法论来解释和解决自然、社会与人的问题的。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为自然科学可以解决包括道德问题在内的所有社会问题和人类危机。????????在教育领域,十九世纪末科学主义教育观伴随科技的发展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提倡而出现。在向社会输送科技人才的同时,逐渐出现了重理轻文的“科学主义”思潮。科学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把培养科技人才摆在重要的以至主要的位置上。 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五项竞技是古代奥运会中最受人尊重的项目,正如古希腊最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评论的:“五项竞技的运动员是最出色的,因为他们既有力量又有速度。”因此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佳全能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其中短跑和摔跤既是五项竞技的内容,又是古代奥运会单独的竞赛项目。由于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关于五项竞技的成绩评定,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认为:如果获得了五项竞技中三个项目的第一,也就获得了五项竞技比赛的冠军,但必须是摔跤比赛的冠军[西欧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具有军事征战能力,保卫封建制度的卫士。骑士教育制度是适应当时封建贵族军事征战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制度发端于 9世纪末10世纪初,12世纪十字军时期发展到高峰,至12世纪后便逐渐衰退了。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9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二).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6课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处理(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5课 构建神经网络(三).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2课 夯实深度学习开发基础.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3.3 商的近似数.ppt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