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太空看地球-南一书局
第三章 從太空看地球 3-1 地球所處的太空環境 3-2 有組織的太陽系 3-3 得天獨厚的地球 認識太陽 組成:高溫氣體,直徑約140萬公里,其中氫占了3/4的質量,氦占1/4。 能量來源:日核的氫核融合反應。進行產生大量能量,並以輻射與對流方式向外傳遞。高溫的氣體朝外的熱壓力,平衡了內縮的萬有引力,使太陽維持穩定的結構。 離地距離:約1億5000萬公里,這個距離定義為一個天文單位(或稱為1 AU)。 太陽大氣:由內向外依序為光球、色球及日冕。 太陽表面活動:黑子、日珥和閃焰。 光 球 肉眼看到的太陽表面,溫度約攝氏5,500度。 色 球 為光球之外的薄層氣體,溫度隨半徑增加而升高,色呈粉紅。 亮度低,平常無法直接觀察到,只有光球被擋住(如日全食)時,才能看得到色球。 日 冕 太陽大氣最外層。 延伸數百萬公里,溫度高達攝氏百萬度。 氣體稀薄,整個日冕的亮度只相當於滿月時月亮的亮度。 亮度低,故只在發生日全食,或者利用日冕儀遮住光球,才能看到日冕。 X光波段的太陽 在X光波段,高溫的日冕則比光球明亮得多。 太陽表面的活動:黑子 光球層上的黑子因所在區域磁場強烈,阻撓內部傳出的能量,因此溫度較周圍低而顏色較深。 觀察黑子繞行太陽表面,可知太陽不同部分的自轉速率快慢不一,低緯區較快。 黑子數目變化呈現約11年的週期,當黑子數目達到極大的時候,太陽表面活動較劇烈。 太陽表面的活動:日珥 太陽邊緣(色球層)常見弧形火焰,好像太陽戴了耳環,稱為日珥。 太陽表面的活動:閃焰 色球層上,表面局部區域發生激射而出的烈焰,稱為閃焰。 閃焰噴發出大量高速帶電粒子,當它們到達地球時,會衝擊地球磁場,引發磁暴現象使無線電通訊受干擾,甚至供電中斷。 太陽風和宇宙射線 太陽風:日冕噴出的高速帶電粒子。 宇宙射線:太空中的高能帶電粒子,以游離的氫原子(也就是質子)為主,速度接近光速 。 地球大氣阻擋宇宙射線,太陽風因地球磁場影響集中於赤道上空不至於到達地表。 太陽系行星的特性 行星的公轉軌道約略都集中在黃道面,軌道多為近乎圓形的橢圓。 從北極上空俯視,大多數行星及衛星的公轉與自轉都是逆時鐘方向,且自轉軸大致垂直於軌道面。 地球、月球、隕石等天體年紀都在46億年左右,太陽的年紀也大約如此。 ? 顯示太陽系成員大約是同時間、在同一個環境中所形成。 行星公轉的軌道面 八大行星的分類 月球正面 月球公轉週期與自轉週期相同,因此月亮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 月海:月表上較暗的區域,年齡較高地(較亮區域)輕,為火山噴發的熔岩往低處流動,覆蓋隕石坑形成。 月球背面 較無高地與低地的差別,但因永遠向外,飽受隕石撞擊,故佈滿隕石坑。 水 星 離太陽最近,沒有大氣,並佈滿隕石坑。 日夜溫差大(450~-170℃)。 金 星 外表為濃密的大氣,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大氣壓力高達地球表面的90倍。 與水星同為內行星,故從地球看去,總在太陽附近。 火 星 南、北極有水冰及乾冰覆蓋極冠。 極冠大小隨著火星季節而有大小變化。 火星表面 偏紅的外觀為地面與大氣中的氧化鐵。 木 星 最大的行星,橙紅色的外觀來自大氣中的硫化物。 快速自轉(一周不到10小時),產生了平行於赤道的雲帶及南北稍扁的形狀。 大紅斑為劇烈的風暴,相當於2、3個地球的大小。 木星的衛星 龐大的木星有六十幾顆衛星,使用小型望遠鏡可看見其中較大的四顆,稱為「伽利略衛星」。 土 星 平均密度為水的0.7倍。 美麗炫目的光環,由數公釐至數十公尺的碎石及小冰體組成。 土星環的變化 土星環並非平行於黃道面,繞日公轉時,其光環便以不同角度面對地球。 天王星 大氣主要為氫、氦及甲烷。甲烷吸收陽光中的紅、黃波段,使天王星外觀呈藍綠色。 自轉軸幾乎平躺於公轉軌道上。 紅外線波段的天王星 由紅外線可見其行星環的存在。 海王星 大暗斑亦是由大氣氣旋形成。 亦有光環。 冥王星 質量比月球小,現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將之從行星中除名。 繞行軌道為狹長的橢圓,使冥王星有時比海王星接近太陽。另其公轉軌道面與黃道面有明顯夾角。 小行星 成分為岩石及金屬,大多散佈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形成小行星帶。 形狀多不規則,大小只有幾公里,少數幾個直大於幾百公里,呈球體。 彗星 彗核為鬆散的冰及灰塵。 彗核易揮發物質昇華形成的塵氣,稱為彗髮。 彗尾只有接近太陽時才產生,且指向背向太陽的一方。 海爾--波普彗星 流星雨 彗星在散布在軌道的冰石殘渣,受地球重力吸引,大量進入大氣,形成流星雨的現象。 太陽系邊緣的小型天體 成分:主要為冰體(水、甲烷、氨)。 分布位置:海王星軌道外。 大小:最小為數十公里。 冥王星亦屬其中之一。 得天獨厚的地球 地球因為與太陽距離適中,有適宜的溫度和大氣層,水得以液態存在,造就了適合生命發展的有利環境。另有磁層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