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冰盖与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上海天文台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天 文 台 年 刊
2004年 第25期 ANNALSOFSHANGHAIOBSERVATORY ACADEMIA SINICA No.25, 2004
全球冰盖与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
杨 志 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 100012)
提 要
以地球平极长期漂移的观测值为约束,基于地球上8个冰盖的参数,调整并得到南极冰盖的地
面质心位置可能不在南极点,而是位于余纬168°~170°、东经78°~82°附近。表明南极冰盖参数
的改变对平极长期漂移方向的影响是灵敏的,对冰期后地壳反弹引起的地球自转主惯性张量有约
1.4%的相对影响。采用全球冰盖参数和修正的南极冰盖参数估计得到平极长期漂移的方向为西
经78°.3,比作者等人2001年得到的理论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于实
测。估计表明,地球上其它29个小冰盖的冰融事件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对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
和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综合影响在目前的天文观测精度下仍可以忽略。
主题词:冰期后地壳反弹— 冰盖— 地极长期漂移
分类号:P183.3
1 引 言
近20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在过去近200万年的第四纪地质时期中,地球上约10~12万
年周期的冰期变化已经得到了基本的确认,它不仅对全球的气侯变化带来影响,还对地球上其
它地球物理参数(例如冰芯地层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古地磁场的长期漂移等)产生影
响。同时,许多作者的研究证实,基于粘弹性的地球模型,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长期项和地
[1~9]
球平极的长期漂移很可能来自于最近21000年以来冰期后的地壳反弹 。
[10]
科学家们曾分别基于ICE-3G、ICE-4G冰期后的地壳反弹模型 ,采用地球上四个大
冰盖,包括北美 Laurentia冰盖,北欧Fennoscandia冰盖,南极 Antarctica冰盖和格陵兰 Green
land冰盖的冰融参数,对地球自转变化的长期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估计。文献[1]采用上
述四个大冰盖的冰融参数,并增加了北美Innuitian,冰岛Iceland,苏格兰Scotland和南美Pata
gonian四个小冰盖的冰融参数,基于1066B地球模型,用平极长期漂移的观测结果为约束,进
一步估计了地球平均下地幔粘性,肯定了上述四个小冰盖的冰融事件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
对地球平极长期漂移的贡献约占上述八个冰盖贡献的3.3%,对地球自转变化非潮汐长期项
的相应贡献约为4.6%;据此认为在考虑冰期后地壳反弹对地球自转变化扰动的研究中,上述
四个小冰盖的作用是应考虑的。然而过去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是基于ICE-3G或ICE-4G冰
收稿日期:20031030; 修回日期:20040215
6 中 国科 学 院上 海 天 文 台年 刊 2004年
期后地壳反弹模型中给出的南极冰盖的地面质量中心位于南极点而进行的。
根据最近对历史的光学观测资料和现代空间测地资料的研究与分析,Gross等人[11]
[12]
(1999)得到平极长期漂移为(3.51±0.01)mm/a,方向为79°.2±0°.2(W);Dickman
(1981)基于国际纬度服务得到的结果为(3.52±0.09)mm/a,方向80°.1±1°.6(W);Yang等
[1]
人 (2001)基于9个国际纬度站的平纬长期变化,并考虑测站的板块运动改正,得到的结果
为(3.36±0.14)mm/a,方向78°.7±2°.5(W)。根据最近对空间测地资料的处理与分析,Mc
[13]
Carthy等人 (1996)基于对1976-1994年空间测地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得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