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暖化与圣婴对台湾天气和气候之影响-气象科技研究-中央气象局
論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與聖嬰對台灣天氣和氣候之影響
中華航空氣象協會
劉昭民
摘要
氣候變遷是影響人類日常生活和活動非常大的問題,尤其近年來全球暖化和去年
(2015 年)以來的聖嬰現象更引起人們的重視。筆者研究氣候變遷問題多年,乃嘗試
就近年來全球暖化問題以及去年以來的聖嬰現象對台灣天氣與氣候影響,作一回顧,並
使用中央氣象局三個測站之年均溫、極端值和距平值,以求更多瞭解。
一、 前言
近年來,全球氣候暖化現象隨著年平均溫逐年升高而更加顯著,再加上去年(民國
104 年)聖嬰現象在美國和中美洲以及南美洲西岸近海海域發威,再加上澳洲以及印度
半島和中南半島之久旱不雨所造成之極嚴重旱災(直到7 月雨季才來臨) ,全球暖化問題
更加受到世界各國之重視,一致要求各國實行減碳措施。
我們台灣的氣候暖化現象也是很明顯,不但年均溫逐年升高,而且伴隨氣候暖化而
來的異常天氣也經常出現,例如民國98 年8 月8 日發生的八八水災,因莫拉克颱風
(Monack)過後所引進的西南氣流產生3000 公厘雨量造成中南部山區山崩滅村之慘劇,
今年年初(農曆新年前一個月左右) ,超強之「霸王型寒流」,不但造成南部屏東縣氣溫降
到7 度C ,中南部低海拔山區下雪,沿海魚塭之養殖魚類大量凍斃,南部蓮霧、小蕃茄
無收,給農業帶來極大的損失,全球暖化伴隨而來之極端異常天氣也經常出現,值得吾
人。本文將從我國5000 年來的寒暖期變化,約略分析自古至清初之暖冷期變化以及近
百年來氣溫逐漸升高情形—全球暖化現象。
二、 我國歷史上之暖期和冷期
根據我國歷史上氣候變遷之研究,五千年來我國氣候大致可分成五個暖期和四個冷
期(見圖一) ,現代自1921 年(民國10 年)開始,受人類進行工業化造成全球暖化之影響,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即逐漸升高(見圖二)年均溫即逐漸升高,以我們台灣為例,台北
1961~1980 年年平均溫22.3°C ,1981~2010 年年平均溫為23°C ,年均溫增加了0.7°C ,
台中1931~1970 年年均溫為22.4°C ,而1981~2020 年年均溫為23.3°C ,年均溫增加了
0.9°C ,高雄1931~1970 年平均溫為24.3°C ,1981~2010 年平均溫為25.1°C ,年均溫增
加了0.8°C (註一) 。所以自民國10 年以來,我國年均氣溫即隨著全球暖化現象而逐年升
高(註二) ,雖然增加的數值不是很大,但是也值得吾人重視。氣候學家警告,全球暖化
現象若不斷惡化,增加到2°C 時,則極區冰雪覆蓋面積將大減至可怕程度。(見圖三)
圖一 中國五千年來平均氣溫變化曲線與冷暖期之分佈情形。圖中1 、2 、3 、4 、5 代表
五個暖期,1’ 、2’ 、3’ 、4’代表四個冷期(橫座標的年代比例尺向左方減少)。(取自戚啟
勳編著大氣科學十一章 第八節 氣候變遷,圖11-20 )
圖二 近二十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CO2 )濃度逐年變化圖,顯示最近十年來增加的速度
更加急遽。曲線表示其季節性變化。觀測地點為太平洋中央之Mauna Loa 觀測所,測候
所高度海拔2500 公尺。(資料來源:Pure and Appl. Chem. 50,407 ,1978. )
圖三 日前美國太空總署公布的衛星照片中,北極的冬季冰雪最大覆蓋面積已減至歷來
最低。(圖/美聯社)
三、 全球暖化原因和後果之分析
根據氣候學家之分析,造成全球暖化之因素是人類高度工業化、森林減少,以及科
技發展之結果,自從十八世紀末期以來,人類即不斷進行工業化,以致大氣中的二氧化
碳含量即逐漸增加,1850 年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僅百萬分之二百九十,1900 年增
加到295ppm ,1995 年又增加到360ppm ,而今已達500ppm 以上,此與人類大量使
用石化燃料有關。(註三)
全球暖化之後果,不但將使極區冰雪覆蓋面積大為減少,海平面也將逐漸升高,更
重要的是高山冰川也將逐漸向上退縮,根據許多地質學家、地理學家和冰川學家之研究,
他們發現西北天山和祁連山自民初以來山上積雪和冰川即加速溶解,溶解的雪水也逐年
增加,五十年中天山雪線上升數十公尺,冰川之冰舌後退一千公尺,喜馬拉雅山冰川也
有退縮現象(註四)
又據最近報載長江源頭最大冰川之一的姜古迪冰川位於唐古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