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地球化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至2017 学年 第 二 学期
教 学 日 历
课程名称_ 油气地球化学__性质 必修
总学时 32 讲课 32 实验 其它____
授课班级 地质14-4级,14-留学生班 学生人数 35
任课教师 吴 嘉__职称__副教授___
所在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 写 说 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cup.edu.cn教学时间 授 课 内 容 提 要 周学时 学时分配
备注 周次 星期
节次
讲课 实验 习题 1 三 5-6 第一章 绪论 4 2 1 五 5-6 第二章 生物有机质生成及组成特征
第1节 生物的起源及演化
第2节 生物的化学组成 2 2 三 5-6 第3节 生物组成的差异性及地球化学意义
第三章 生物有机质的转化及沉积有机质的形成
第1节 全球碳循环 4 2 2 五 5-6 第2节 生物初级生产力的控制因素
第3节 生物有机质的转化及沉积有机质的形成 2 3 三 5-6 第4节 有利于有机质聚集的沉积环境
第四章 干酪根化学结构及类型
第1节 干酪根及其形成 4 2 3 五 5-6 第2节 干酪根组成
第五章 沉积有机质热演化及油气生成
第1节 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性 2 4 三 5-6 第2节 干酪根的热演化特征
第3 节 可溶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
第4 节 干酪根生烃模式及油气生成阶段划分 4 2 4 五 5-6 第 5节 影响有机质热演化及油气生成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
第六章 油气化学组成
第1节 原油的物理性质
第2节 原油的化学组成
第3节 原油的分类 2 5 三 5-6 第七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
第1节 概念及立体化学基础
第2节 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方法 4 2 5 五 5-6 第3节 生物标志物类型及特征 2 6 三 5-6 第4节 生物标志物的地球化学意义 4 2 6 五 5-6 第八章 油气运移和油藏次生变化
第1节 油气初次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
第2节 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
第3节 油气成藏后的地球化学变化 2 7 三 5-6 第九章 全岩分析
第
第
第3节 全岩显微组分鉴定
第4节 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分析
第十章 沉积有机质分离与富集
第一节 岩石可溶有机质抽提
第二节 岩石干酪根分离与制备
第三节 岩石可溶有机质族组分分离 4 2 7 五 5-6 第十一章 可溶有机质及原油地球化学分析
第一节 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第二节 质谱与气相色谱-质谱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质谱
第十二章 烃源岩评价
第1节 有机质丰度
第2节 有机质类型 2 8 三 5-6 第3节 有机质成熟度
第4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
第天然气成因及组分地球化学特征
第天然气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8 五 5-6 第不同类型天然氢气伴生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第 运移运移方向及路径示踪的地球化学研究
第2 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厘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