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开发地质06340-湖北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油气开发地质 课程代码:06340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系统的讲授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基本性质和油气的成因、油气成藏以及油气的分布规律,同时还讲授油气勘探、钻井地质和油气资源评价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为今后从事油田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油气地质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在基础地质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有关地质概念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油气水基本性质、石油和天然气成因、储集层和盖层、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藏的类型和特征及其油气资源与储量等章节;理解油气聚集、油气分布规律和油气勘探等知识;了解油气运移和钻井地质等内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此课程的先期课程: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包括: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等基本内容)。先期课程是学习油气开发地质的基础。后续课程:油气藏动态特征分析。只有把油气藏地质特征研究与油气藏动态特征分析结合起来,确定油气藏的性质,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油气田采取不同的开发方案,以达到开采的最佳效果。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的基本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石油的组成与分类、天然气的化学组成、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物理性质。
2、要求学生掌握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及其特征、天然气的产状、油田水的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及其特征、天然气的产状、油田水的类型(重点)
识记:石油的概念、组成概念、油田水的概念及来源不同油气类型的判别。。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油气成因有机质生烃演化。干酪根的定义及类型烃源岩的概念、类型及特征。干酪根有机质演化烃源岩干酪根的性质、及有机质生烃演化的阶段性干酪根的定义及类型成烃模式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烃源岩的概念、类型烃源岩天然气成因类型、天然气成藏模式油源对比的常用指标烃源岩的概念、类型评价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评价烃源岩油气成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储集层的物性参数及常规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及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及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储集层概念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其它岩类储集层其它岩类储集层盖层的。盖层的概念、类型盖层的封闭机理运移运移理解二次运移的、二次运移的方向、距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的概念、初次运移、二次运移的。初次运移、二次运移初次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的概念、初次运移的动力二次运移的动力二次运移的、二次运移的方向、距离运移二次运移的方向、距离二次运移的方向、距离运移油气运移油气运移二次运移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油气藏破坏和再形成。
2、要求学生掌握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度量、油气聚集原理以及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圈闭和油气藏油气藏油气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点,理解含油气盆地的基本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钻井地质设计的依据和内容,理解固井、完井、完井地质报告编写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油气资源与储量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油气资源评价方法。。。。2011。
2、参考教材:①《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第四版),刘广弟 等编,2009;
②《油气田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庞雄奇,2006;
③《油气田地下地质学陈恭洋 次 容 时 一 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的基本特征 8 二 石油与天然气成因 12 三 储集层和盖层 12 四 油气运移 8 五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8 六 油气藏类型和特征 12 七 油气分布规律 6 八 油气勘探 10 九 钻井地质 6 十 油气资源与储量 6 合 计 90 说明:
1、该项1-7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
2、该项中对助学学时的分配,需由编纲教师完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定每学分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蓝海华腾VA-H系列伺服驱动器 用户手册2.0.pdf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VIP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T_CECWA 2001-2023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docx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pptx VIP
- 2025年辽宁省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docx
- 国标GB_T 43388-2023《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实践.pdf VIP
- 厂房租赁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