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绣的起源与发展
许崇岫
(威海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通过对鲁绣渊源的研究,发掘鲁绣工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提出保护开发传统鲁绣艺术的对策
。
关键词:丝织业;鲁绣;影响;发展
中图分类号:T426.81;K2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08)04—0054—02
鲁绣作为齐鲁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刺 绢地密度为经48根/era ,纬43根/cm2,并经碾压加工.
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中, 织物不仅表面平滑,而且看不出明显的空隙【”。
对鲁绣的解释为: 鲁绣’:山东生产的刺绣品。山东省 1.2 齐国丝织业发达的原因分析
简称为‘鲁’,故名‘鲁绣’,日常用品大多以棉线绣制,有 首先,齐国统治者对桑蚕丝织业的高度重视。齐国
拉花围裙、割花袜底、挑花裤边等。”它博采“苏、粤、蜀、 是西周功臣姜太公吕尚的封国,重视纺织业,为齐国经
湘”四大名绣之长,又独具一格,绵远悠长的齐鲁文化赋 济的繁荣且成为诸侯国中最富强者奠定了基础。后来
予了鲁绣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的历代当政者都很重视桑蚕丝织业,不仅 “桑麻植于
1 发达的齐鲁丝织业对鲁绣的影响 野”,而且发展大量家庭桑园。殷商、西周、春秋时期,植
鲁绣的起源和发展,与齐鲁之地发达的丝织业有 桑、养蚕、缫丝、织绸成为齐国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部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齐国的丝织业,在汉代以前较 分。齐国利用当地丰富的桑蚕资源,大力发展桑蚕丝织
其他地区发达,是我国最早的丝织业中心之一。刺绣作 业,成为“冠带衣履天下”闭的泱泱大国。战国时期铁器
为丝织品装饰美化的一种手段和表现形式,已经普遍 的使用更是带动了桑蚕业的发展。到了汉代,汉承秦制
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休养生息”,提倡发展农桑,齐地的桑蚕业依然保持着
1.1 齐鲁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兴盛的势头,仍是全国的丝织业生产中心。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据史书记载,2500年前的春 其次,多元化的丝织业生产形式。齐国的丝织业生
秋战国时期,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是我国最早的丝 产形式很多,既有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小农家庭副
织中心,几乎家家种植桑麻,从事纺织。秦汉的丝织业主 业的丝织品生产,也有独立的私营手工业者的织造作
要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兴盛地区,而齐地仍是全国的丝 坊,还有官府的官营丝织生产。作为小农家庭副业的丝
织业中心。齐地丝织品成为皇室宫廷及官府的重要生活 织品生产,在齐国占有重要地位。《汉书·地理志》记载:
用品或对外馈赠的礼品,并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
丝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刺绣的发展,《国语·齐语》记 日。必相从者,所以省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生动
有齐桓公对管仲说:“昔吾先君襄公……陈妾数百,食必 地描述了家庭妇女在冬天相聚而纺织的场面[31。
粱肉,衣必文绣。”“文绣”是指刺绣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或 再次,齐国的个体家庭丝织生产发展也很迅速。农
服饰。《晏子春秋-夕卜篇》第八章记载:“景公赏赐及后宫, 民在生产出的丝织品保证家庭需要和缴纳赋税后,将
文绣披台榭。”说明齐鲁大地鲁绣的兴盛。齐国临淄郎家 剩余产品出售,获利大于从事农耕所得物品,因此人们
庄一号东周殉人墓,由于多次被盗掘,棺椁已被焚毁,在 为利所诱,纷纷加入丝织行业,促进了个体家庭丝织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