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伤寒来苏集
卷一
伤寒总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
者,发于阴也。 [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
到底无热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
,阴阳指寒热,勿凿分营卫经络,按本论云
,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已发热,
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斯
时头项强痛,已见,第阳气闭郁,尚未宣发
,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
病,故称发于阴,此太阳病发于阴也,又阳
明篇云,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斯时寒
邪凝敛,身热恶热,全然未露,但不头项强
痛,是知阳明之病发于阴也,推此则少阳往
来寒热,但恶寒而脉弦细者,亦病发于阴,
而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矣。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
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寒热者,水火之本
体,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七日合火之成数
,六日合水之成数,至此则阴阳自和,故愈
,盖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谓之孤阳,
阴中无阳,便是死阴,若是直中之阴,无一
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内经曰
,其死多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
,使死期亦合阴阳之数,而愈期不合者,皆
治者不如法耳。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
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
,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
,以阳得阴则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
,以阴得阳则解也。 [上文论日期,合阴阳
之数而愈,此论愈时于阴阳反盛时解,何也
,阴盛极而阳生,阳盛极而阴生,阴阳之相
生,正阴阳之相得,即阴阳之自和也,然此
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则
六经各以主时解,是又阳主昼而阴主夜矣。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
浮大滑动数,此名阳也,脉沈弱濇弦微迟,
此名阴也。 [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
法,浮沈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濇是脉气
,动弦是脉形,迟数是脉息,总是病脉而非
平脉也,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
,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彻底看法,如有
浮即有沈,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濇,有数
即有迟,合之于病,则浮为在表,沈为在里
,大为有余,弱为不足,滑为血多,濇为气
少,动为博阳,弦为博阴,数为在府,迟为
在藏,此对看法也,如浮大滑动数,脉气之
有余者,名阳,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
沈弱濇弦迟,脉气之不足者,名阴,当知其
中有阴胜阳病之机,此正看法也,夫阴阳之
在天地间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
往,有余从之,知从知随,气可与期,故其
始,为浮为大为滑为动为数,其继也,反沈
反弱反濇反弦反迟者,是阳消阴长之机,其
病为进,其始也,为沈为弱为濇为弦为迟,
其继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者,是阳进
阴退之机,其病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为
阳,如更兼大动滑数之阳脉,是为重阳,必
阳盛阴虚之病矣,沈为阴,而更兼弱濇弦迟
之阴脉,是为重阴,必阴盛阳虚之病矣,此
为平看法,如浮而弱,浮而濇,浮而弦,浮
而迟者,此阳中有阴,其人阳虚,而阴气早
伏于阳脉中也,将有亡阳之变,当以扶阳为
急务矣,如沈而大,沈而滑,沈而动,沈而
数者,此阴中有阳,其人阴虚,而阳邪下陷
于阴脉中也,将有阴竭之患,当以存阴为深
虑矣,此为互看法,如浮,大滑动数之脉体
虽不变,然始为有力之强阳,终为无力之微
阳,知阳将绝矣,沈弱濇弦迟之脉,虽喜变
而为阳,如忽然暴见浮大滑动数之状,是阴
极似阳,知反照之不长,余烬之易灭也,是
谓彻底看法,更有真阴真阳之看法,所谓阳
者,胃脘之阳也,脉有胃气,是知不死,所
谓阴者,真藏之脉也,脉见真藏者死,然邪
气之来也,紧而疾,谷气之来也,徐而和,
此又不得以迟数定阴阳矣。
寸口脉浮为有表,沈为在里,数为在府
,迟为在藏。 [寸口兼两手六部而言,不专
指右寸也,上古以三部九候决死生,是遍求
法,以人迎寸口趺阳辨吉凶,是扼要法,自
难经独取寸口,并人迎趺阳不参矣,然气口
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焉,则内外藏
府之诊,全赖浮沈迟数为大网耳,浮沈是审
起伏,迟数是察至数,浮沈之间,迟数寓焉
,凡脉之不浮不沈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
者,谓之平脉,是有胃气,可以神求,不可
以象求也,若一见浮沈迟数之象,斯为病脉
矣,浮象在表,应病亦为在表,浮脉虽有里
证,主表其大纲也,沈象在里,应病亦为在
里,沈脉虽或有表证,主里其大纲也,数为
阳,阳主热,而数有浮沈,浮数应表热,沈
数应里热,虽数脉亦有病在藏者,然六府为
阳,阳脉营其府,则主府其大纲也,迟为阴
,阴主寒,而迟有浮沈,浮迟应表寒,沈迟
应里寒,虽迟脉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