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21世纪气候和环境变化预估研究进展-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PDF

青藏高原21世纪气候和环境变化预估研究进展-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21世纪气候和环境变化预估研究进展-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

2015 年 第 60 卷 第 32 期:3036 ~ 3047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题: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评 述 SCIENCE CHINA PRESS 青藏高原21 世纪气候和环境变化预估研究进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③ ② ⑦ 张人禾 , 苏凤阁 , 江志红 , 高学杰 , 郭东林 , 倪健 , 游庆龙 , 兰措 , 周波涛 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②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④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⑥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2; ⑦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 联系人, E-mail: renhe@ 2014-12-01 收稿, 2015-02-02 接受, 2015-06-02 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财政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01)资助 摘要 本文回顾了21世纪青藏高原区域多种气候和环境要素变化预估研究的进展, 包括气 关键词 温、降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冻土、积雪、冰川、径流和植被等, 预估结果主要来自于SRES 青藏高原 和RCP情景下气候模式的预估以及物理统计模型的预估. 结果表明, 未来青藏高原地面气温 气候变化 将升高, 21世纪后期增温更显著. 总体来说21世纪高原降水以增加为主,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环境变化 21 世纪变化预估 增加. 高原未来冻土面积缩小, 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 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减少, 冰川将以 退缩为主. 径流的未来变化较复杂, 不同流域之间的差异较大, 径流在不同流域表现为增加 和减少并存. 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而脆弱, 21世纪中后期青藏高原的生长季 长度增加, 常绿林/森林出现在高原东部和南部, 灌丛植被类型将会扩展并入侵高寒草原. 根 据已有的研究结果, 本文对这些气候与环境要素在21 世纪中期(2030~2050 年) 和后期 (2080~2100年) 的变化进行了综合集成, 给出了它们在21世纪中期和后期的可能变化范围. 随着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的气候和环境都发生 比其他地区更大幅度的臭氧总量减少可能是造成青 了显著的变化[1,2]. 已有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气候的 藏高原与其他地区温度变化趋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 变暖程度更强, 如Liu 和Chen[3]对1955~1996年高原 因: 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更大幅度的减少造成高原平 地面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表明, 其线性增温率明 流层对太阳紫外辐射吸收比其他地区更少, 导致高 显高于北半球和同纬度地区, 张人禾和周顺武[4]指出 原上空平流层低层和对流层上层降温比其他地区更 1979~2002年高原对流层低层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趋势 强; 而由于进入对流层的辐射更多, 造成了对流层低 以及上空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的降温趋势都明 层增温更大. 显强于其东部中国平原地区和全球平均的气温变化 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独特性以及其热力和 趋势. 对于青藏高原气候变暖更强的原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