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气温的年际变率与大气环状波动模Ξ.PDF

青藏高原气温的年际变率与大气环状波动模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气温的年际变率与大气环状波动模Ξ

第 63 卷第 5 期 气  象  学  报 Vol. 63 , No. 5                                   2 0 0 5 年 1 0 月 ACTA METEOROLO GICA SIN ICA October  2005 青藏高原气温的年际变率与大气环状波动模 段安民 吴国雄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北京 , 100029) 摘   要   基于 1961 年 3 月至 2002 年 2 月间青藏高原地区 64 个台站的地面气温观测资料和 ERA40 再分析数据集 ,研 究了青藏高原上空气温的年际变率及其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夏季外 ,高原地面气温与整个北半球副 热带、极地对流层的温度和位势高度有显著的同位相变化关系 ,而与中高纬度对流层有显著的反位相变化关系。 其中北半球副热带还有 5 个分别位于青藏高原、西太平洋、北美西部、大西洋中部、北非到阿拉伯半岛的活动中心。 这 3 条环状活动带和 5 个副热带活动中心共同组成了一种北半球大气环状波动模 ,其纬向特征为异常偏强的中纬 度西风气流以及热带和高纬度东风气流 ,并伴有中纬度大气长波槽脊的减弱 ;经向基本特征为异常偏强的 Hadley 和 Ferrel 环流以及副热带下沉气流和中纬度上升气流 ,垂直方向呈相当正压结构。当这种环状波动模处于正位相 时 ,异常增强的绝热下沉增温效应和减弱的冷空气活动共同使得高原上空对流层中、低层气温异常偏暖。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气温 ,年际变率 ,环状波动模 ,经圈环流。 上空气温年际变率的主要因素。 1  引  言 2  资  料 ( ) 青藏高原 以下简称高原 机械和热力强迫对大 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影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早 台站观测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中国 期的研究发现高原机械强迫导致冬季西风过高原时 744 个测站 1951 年 1 月至 2003 年 12 月逐日百叶 [1 ] ( ) 绕流分岔形成南北两支急流 ;夏季高原上空为强 箱 距地面 1. 5 m 气温资料。从中选取了高原中东 大热源并且多对流性天气系统 ,冬季高原上空则为 部地区 64 个 1961 年以前与 1961 年建站并且连续 冷源[2~4 ] 。1979 和 1998 年两次高原科学考察又进 缺测不超过 3 个月的测站。对缺测资料用前、后两 一步促进了人们对高原天气系统、陆面过程以及能 年观测的平均值代替 , 由于缺测值不足全部数据的 量收支的认识[5~10 ] 。近年来高原气象学取得不少 千分之五 , 因此这种插补方案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新进展 , 对高原机械和热力强迫影响东亚气候格 本文分析时已将逐日资料处理成了月平均资料。图 局[11 ] 以及亚洲季风进程等[12 ] 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 1 给出了这 64 个测站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 , 由于 它们的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可以较好地代表整个高 认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