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第 1 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1
第 1 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 000 ~5 000 m ,地域辽阔,面积近240 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
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 世界屋脊” ,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
位。海拔 4 500 m 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 0 °C 以下,有大片面积最暖月平均气温低
于 10 °C ,这样寒冷的气候也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与之相比。它也被称为地球的“ 第
三极” 。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孕
育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高原机场的建成和
空中航线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相对落后的交通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
发展。然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中纬西风带,以及印度季风与亚洲大陆季风在高
原东部的交汇,构成了高原机场复杂多变的天气气候背景。高原机场低气压、缺氧、温差
大等飞行环境和强烈的风切变、乱流天气则极大地增加了航空安全飞行的难度。本章综合
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大气环流及边界层特征以及高原机场的飞行环境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1.1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
2 高原/复杂地形机场终端区风场特征及其探测技术
1.1.1 地理范围及地形地貌
1. 地理区划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其主体部分在我国青海和西藏,高原由此得名。我国境内
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接秦岭,横跨 31 个经度,东西长约 2 945 km ;
南自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迄祁连山西段北麓,纵贯约 13 个纬度,南北宽达 1 532 km ,
总面积约 250 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26.8% 。青藏高原范围涉及 6 个省区、201
个县(市),即西藏自治区(错那、墨脱和察隅等3 县仅包括少部分地区)和青海省(部分
县仅含局部地区),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西部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木
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
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缘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
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的部分地区。
2. 高原山脉
青藏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它们大多数呈西北—东南走向,相对于高原以外的地面陡然
而起,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
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主要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
大多超过 6 000 m ,喜马拉雅山等不少山峰超过8 000 m。
第 1 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3
3. 高原冰川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海拔使得该地区孕育着大量内陆冰川。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
4.7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 80% 以上。就冰川性质而言,可分为高原内部发育
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大陆性冰川和高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发 2 育的
海洋性冰川。大陆性冰川则分布在高原内部和西北部,如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
祁连山等,主要依赖极低温度而生存,其发育特点是冰川温度低,消融微弱,进退幅度小,
运动速度慢。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喜马拉雅山南翼和横断山地,这
里气温高、雪线低,冰川靠丰富的降水补给而生存。冰川发育具有冰面温度较高,冰川消
100 300 m
融强烈,冰川进退幅度大,运动速度快(年平均速度达 ~ )的特点。其中,贡嘎
山是横断山脉冰川最集中的地方,冰川面积近 300 平方千米。贡嘎山东坡冰川比西坡更为
发育,雪线也偏低约 300 m ,明显地反映出东来水汽的影响。
4. 高原河流和湖泊
横亘在高原上的一系列山脉,林立的皑皑雪峰也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
高原的河流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内流区和外流区。高原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河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寒流暖流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内陆递减半.PPT
- 陕北黄土垂直节理形成机理的试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PDF
- 附: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一.DOC
- 陕西宝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地质力学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PDF
- 陕西太白庙金矿赵大沟矿段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西北地质.PDF
- 阿瓦尔古丽 - SlideBoom.PPT
- 陈良基-台大校友双月刊.PDF
- 隐伏活断层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世界地震工程.PDF
-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PPT
- 青岛理工大学建设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建筑理论与技术考试.DOC
- 青藏高原舞蹈艺术在高校的体育开发研究——以锅庄舞为例.DOC
- 青藏高原的构造分区及其边界的变形构造特征-中国地质.PDF
- 青藏高原的现今地壳活动性-西北地质.PDF
- 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演化-科技导报.PDF
-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的早期记录及其构造与气候含义-中国地质.PDF
- 青藏高原米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地质科技情报.PDF
-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第四纪研究.PDF
-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PDF
- 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与黄土高原构造侵蚀-水土保持研究.PDF
- 青藏高原近代隆起原因及其与地震关系的有限单元分析-地震地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