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厦门中左所:
止善 第十 八期 一般論文
2015 年 06月 55-82頁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廈門中左所 :
明代閩南海 防重鎮變遷 之探索
何孟興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副教授
摘 要
廈門島 ,位處九龍江河口 ,扼控泉 、漳二府海上交界 ,戰略地位特
殊 。明初洪武年間 ,為防止倭寇侵擾 ,明政府便在此 ,設立中左守禦千
戶所和塔頭巡檢司 ,來保衛內地百姓的安全 。然而 ,影響廈門發展成為
明代中後期閩南海防重鎮 ,莫過於浯嶼水寨的內遷 。因為 ,廈門位近內
地 ,生活條件良好 ,軍需補給容易 ,又有港澳可供船艦泊靠 ,便成了該
寨新址的理想地點 ,至於 ,遷入的時間應不晚於弘治二年 (1489) 。隆慶四
年(1570時) 明政府又將新設的浯銅遊, 兵駐防在廈門 讓廈門在閩南海防,
上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萬曆二十年 ( 1592中日朝鮮之役爆發後) 明政,
府調派泉 、漳沿海軍事指揮官 ―― 南路參將於春 、冬汛期駐防廈門 ,讓
其海防地位又再次地提升 ,正式地成為泉 、漳沿海兵防的指揮中心 。之
後 明政府對廈門的重視亦有增無減, ,如萬曆四十四年( 1616設立的) 浯澎
遊兵 ,該遊指揮官亦以廈門做為駐防地點 。天啟元年(1621時) ,又在廈門
設置泉南遊擊 ,統轄泉州的水 、陸官軍 !次年( 1622) ,荷人佔據澎湖 ,要
求直接互市 ,侵擾泉 、漳沿海 ,福建巡撫 、總兵更親赴廈門視導軍務或
駐劄指揮 ,該地是明政府逐荷復澎工作的指揮中心 !然而 ,在啟 、禎年
間 ,隨著明國力的衰頹 ,海防重鎮的廈門 ,卻備受荷人和海盜的交相侵
擾 ,不僅 ,荷人來此進行走私或劫掠活動 ,各路的海盜亦不遑多讓 ,將
此視為是競逐的場域或勢力的爭奪地盤 。
關鍵辭 :廈門 、中左千戶所 、浯嶼水寨
* 本文於 2015.01.27.收稿 ,2015.04.15外審審查通過. 。2014.05.10.修訂後刊登 。
55
止善 第十 八期 2015.06.
前 言
萬曆辛丑四月朔 ,三山陳第 、宛陵沈有容同登茲山 ,騁望極天 ,徘
徊竟日 。 ――廈門 ‧南普陀 寺石刻
數年前 ,筆者前往廈門南普陀寺旅遊時 (附圖一 :廈門南普陀寺今
貌 ,筆者攝 ),聽聞該寺旁側的閩南佛學院學生僧告知 ,該寺的後山藏有
大量古代石刻 ,值得前去遊覽觀賞 。筆者為一探究竟 ,遂攀爬上了後山
陡峭的階梯 ,果然 ,藏於樹叢山巖間的歷代石刻 ,不斷出現在眼前 ,數
量頗為可觀 ,令人有目不暇給之喜 。尤其是 ,在下山返途中 ,見到明人
沈有容和陳第二人所留下的石刻 ,讓筆者印象十分地深刻 !雖然 ,該石
刻表面苔蘚侵蝕嚴重 ,但上頭的字跡 尚還可辨識 ,筆者近而細讀之 ,發
現總數有二十八個字 ,內容為 「萬曆辛丑四月朔 ,三山陳第 、宛陵沈有
容同登茲山 ,騁望極天 ,徘徊竟日 」(附圖二 :南普陀寺陳第和沈有容石
刻今貌 ,筆者攝 ;附圖三 :陳 、沈二人石刻全文近照 ,筆者攝 )。其中的
「萬曆辛丑四月朔 」係指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 1601)四月初一 日 ,故鄉福
1 2
州連江的陳第 , 和他的好友――南直隸宣城的沈有容 , 二人一同遊歷
3
昔時的普照寺 (即今日南普陀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