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
项目地理位置图
医院平面图
影像楼5层核医学科排风系统图
附件一 环境管理程序
以下内容仅作参考
一、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履行的环境管理程序:
1、委托有资质的环境评价机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审查申报材料:①、建设单位报批申请(申请时间为一个月以内);
②、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③、专家技术评审意见;
④、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
注:把以上各项纸质资料扫描在电脑里,做成相应的4个?WORD文档。刻录在一张光盘里。纸质和电子版要完全一样,并和其它资料一同报送。
报批需提供的复印件:
⑤、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⑥、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⑦、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⑧、报送人身份证复印件;
2、登陆访问 “全国核技术利用安全申报系统”,填写许可证申请表,审核后打印纸质申请表一式四份,同其它需要提交的材料,报环保部门申请增加《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内容。
4、射线装置购回后,填报射线装置申报登记表,送各级环保部门备案。
5、委托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进行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6、向省环境保护厅申请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二、环保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1、环境保护审查、审批的手续完备;
(1)有辐射安全许可证;
(2)有经审批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有源项材料;
(4)放射源申报登记。
2、验收监测报告科学公正,符合要求。
3、环评文件所提的管理制度要求与安全防护措施要求落实到位。
(1)管理制度齐全
⑴成立以法人为组长的辐射安全防护领导组,且有专人负责辐射安全防护工作;
⑵操作规程;
⑶岗位职责;
⑷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⑸设备检修维修制度;
⑹交接班制度;
⑺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台账;
⑻人员培训计划;
⑼监测方案;
⑽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⑾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三、环保验收审批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申请表;
2、环境保护审批手续;
3、辐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
4、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资料汇编。
四、企业资料变更流程
1、企业法人变更:企业法人变更后,应提交纸质版资料,报省环保厅,然后自行在全国核技术利用安全申报系统()中更新相关内容。
2、企业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辐射工作人员培训信息、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信息变更,应提交电子版,报省环保厅,然后自行在全国核技术利用安全申报系统()中更新。
五、执法检查程序表见下表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
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
序号
检查项目
1
场所分区布局是否合理及有无相应措施/标识
2
入口处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3
卫生通过间
4
人员出口污染监测仪
5
独立的放射性通风设施(流向、排风过滤)
6
工作箱(箱内保持合适负压、过滤)
7
屏蔽防护设施
8
防过热或超压保护(有易燃易爆和高温高压操作时)
9
易去污的工作台面和防污染覆盖材料
10
负压吸液器械(吸取液体时)
11
移动放射性液体时容器不易破裂或有不易破裂的套
12
机械手(强外照射操作时)
13
火灾报警仪
14
放射性下水系统或暂存设施
15
放射性下水系统标识
16
放射性同位素暂存库或设施
17
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设施
18
安保设施
19
防火设备、应急出口
20
固定式辐射监测报警仪
21
固定式或移动式气溶胶取样监测设备
22
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污染、辐射水平等)
23
个人剂量计
24
个人剂量报警仪
25
工作服、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6
去污用品和试剂
27
应急处理工具(如剑式机械手等)
28
必备的警示标志和标识线
29
灭火器材
30
放射性同位素应急包装容器
管理制度
31
辐射安全管理规定
32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管理规定(购买、领用、保管盘存和运输)
33
物料平衡管理规定
34
场所分区管理规定 (含人流、物流路线图)
35
操作规程(操作、贮存及包装等)
36
去污操作规程
37
保安管理规定
38
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制度(包括机 构人员、维护维修内容与频度、重大问题 管理措施、重新运行审批级别等)
39
监测方案
40
监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
41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管理制度
42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43
辐射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44
放射性“三废”管理规定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装置(DSA)
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
序号
检查项目
1
操作位局部屏蔽防护设施
2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3
患者防护
4
观察窗屏蔽
5
机房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