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苏舜钦生卒年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苏舜钦生卒年问题.doc

  再论苏舜钦生卒年问题   关键词:大中祥符二年; 庆历三年; 《河南集》; 《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迁居》   论文摘要:学术界关于苏舜钦生卒年之争,其实只在一岁之间,但由于中西历存在岁差,今人推算古人年龄时常出现一两岁的差别,故探讨这一个案具有普遍性意义。通常判定苏舜钦的生卒年主要依据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但《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等皆明确记载宋仁宗天圣七年苏舜钦二十一岁。依之推算苏舜钦当生于大中祥符二年(一00九年),这与欧《墓志铭》矛盾。笔者近读尹洙《浮图祕演诗集序》,该序把欧阳修的《祕演诗集序》和苏舜钦《赠释祕演》诗联系起来了,这可证明欧序和苏诗当大致作于同时,而欧序明记作于庆历二年年底,则苏诗亦当作于此年冬之京城,据此又可考定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诗作于庆历三年,而该诗中明记苏舜钦此年三十五岁,则他生于大中祥符二年可确考。   由于史料的缺乏,史上有不少作家的生卒年存在争议,而有较多的作家的生卒年之争往往只存在一年的差别,如著名的诗人王勃、王维、高适、岑参等就是这种情况,宋代的著名诗人苏舜钦亦属于这种情况。拙文《苏舜钦生卒年考》(《文学遗产》06年第1期)曾探讨过苏舜钦的生卒年问题,而《文学遗产》07年第3期刊出了吴伯雄先生《也谈苏舜钦生卒年》(下简称吴文)的商榷文章。其实,学术界关于苏舜钦生卒年之争,只在一岁之间,这早生晚生一年除对逝者有关其年寿长短之意义外,于千百年后之读者,确无多大意义,但是如果为了证成自己的观点而妄疑古书妄下结论甚至无中生有,则关乎怎样对待怎样寻求真理之大问题。近日笔者在研读尹洙事迹时,又意外发现了一则关键,依之,可考实苏舜钦南下山阳守制的具体时间,进而可考定苏舜钦之生年为大中祥符二年(一00九),这不同于学术界通常认定的苏舜钦生于一00八年之观点。加之笔者在拜读吴先生文章时,很遗憾地发现其文章论证中存在较多错误;且由于中西历存在岁差,今人推算古人年龄时常出现一两岁的差别,故探讨这一个案很具有普遍性意义;故仍不揣浅陋,撰作此文,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先看苏舜钦集中自记年龄之处:第一处《火疏》题下自注“时年二十一”同于《长编》和《宋史》所记。另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仁宗天圣七年》载:“(六月)丁未,大雷雨,玉清昭应宫灾。宫凡三千六百一十楹,独长生、崇寿殿存。”宋真宗花七年时间“国力几为之竭”而建成的昭应宫,“一夕延燔殆尽”,其火之惨烈,时人之震憾,可想而知。其时仅为太庙斋郎的苏舜钦竟击鼓上疏,其疏文如“陛下当降服减膳,避正寝,责躬罪已,下哀痛之诏,罢非业之作,拯失职之民,在辅弼无裨国体者去之,居左右窃弄权威者去之,精心念政刑之失,虚怀收刍荛之言。”“陛下即位未及十年,数岁连遭水涝,虽征赋减入,而百姓颇甚困乏,”、“愿陛下恭默而内省之,省而既知之,愿陛下悔过而追革之……”文采飞扬,慷慨激昂,指斥皇帝大胆切直,我们今天读之,亦深为折服震憾,这篇奏疏《长编》《宋诗》等正史皆全文抄录,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及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亦全文收录,真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此青史留芳名”。人生经历中如此之重大事件,于当事人苏舜钦自己,其发生时自己的年龄应该是不会弄错的。笔者认为苏集中这处出于自己之注当是证成其生年之最有力的证据,更何况还有正史史料印证。但傅、胡二位先生却仅凭欧阳修《墓志铭》武断地认为“时年二十一”应为“时年二十二”之误这实不敢苟同。   再考第二处:陈植锷先生《苏舜钦生卒、籍贯考》(下简称陈文)一文认为《投匦疏》乃天圣八年缘仁宗诏试制科及武举时所上,傅、胡二先生则认为当是天圣七年仁宗下诏复制举后不久所上,当从傅、胡说,陈先生明显失考,此不赘述,读者可读陈文和《校注》卷六《投匦疏》原文和文后注(一)、注(六)自可明白。然据此条所记天圣七年“时年二十二”则和《火疏》题下之注矛盾,笔者以为当以《火疏》注为准确,此处之“时年二十二”或为“时年二十一”之误。 (作文网zw.ΝsΕAc.编辑整理)   第三、第四处因为《与欧公书》和《答马永书》具体作年已无可考,故可存而不论。   下面笔者主要来考证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诗中“时年三十五”之问题。这是欧阳修《墓志铭》外,再一次明确提到苏舜钦年龄的地方,如能准确考定此诗之作年,则苏舜钦三十五岁之年即能确定,进而就能考定其生年及享年。   查《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及四库全书本,其《居士外集》卷第三目录《答苏子美离京见寄》题下并没有标注年份,只是把它置于庆历二年和庆历三年诗歌之间,这表明编者并不能确定此诗到底该归于哪一年,因为参照目录编年之体例,如果该诗是和前一首诗作于同一年,则其下应标注“同前”二字。而其题下什么也没有,则明显当属于“阙其不可知者”之类。而《校注》年谱(第751页)、陈新、杜维沫《欧阳修选集》(上海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