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西方“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摘要:从各个时期的商业政策分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前期,中西方国家都选择了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中国仍然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国家却开始大力发展商业,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从而导致了中西方走向不同的社会体系。
关键词:“重农抑商”;重商;变化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69-02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中国继续选择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而西方则开始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而正是这种分歧导致了中西方社会朝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进化。本文以时间为维度,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中西方“农商”政策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到启示。
一、奴隶社会时期
西方的奴隶制大约形成于公元前5―3世纪,以公元476年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标志。中国的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起,到公元前476年止。多数学者认为东方奴隶制的典型代表是西周王朝,西方则为古西罗马帝国。
罗马是城市的帝国,城市是财富的聚集地,却不是它的生产地。尽管小规模的城市工业――特别是在东部比较繁荣,但是就商业和生产而言,城市却没有中心地位。富有的市民以地租、田地里的农产品和帝国的行政收益过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依靠贸易和工业。古罗马农学家克尤斯?加图的《农业论》一书就代表了古罗马奴隶制鼎盛时代奴隶主阶级的要求。他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重要的职业,提出了各种关于加强剥削奴隶的办法,通过减少对奴隶的开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产品。他是奴隶制自然经济的维护者,认为庄园应该自给自足,从事商业也应该少买多卖,力求保持庄园的自然经济性质。
在古西周王朝,“周”字上部分为“田”字,说明周人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周自文王至康王几代国君,始终把百姓的温饱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诗经》中就记载了成王躬耕:“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大意为成千上万的人与成王一同耕种,三十里外的农民都从私田处骑马前来,与君王一起播种百谷。可以说西周初期几代君王都有“重农、爱农、亲农,体贴农夫的辛苦”的优良传统。武王灭纣后,开始将井田制推行至全国各地,从“以建井亩”、“殊厥井疆”等记载都可以得到证明。在商业方面,西周推行“工商食官”的制度,商业由贵族国家垄断,在较大的都邑中出现了市场,管理市场的被称为“质人”。
二、封建社会前期
西欧封建社会前期,即5―10世纪,整个经济处于发展的低潮,农业生产落后,工商业衰退,学者们通常把这段时期称作“黑暗时期”。商人地位低下,根据《剑桥欧洲经济史》记载,西欧城镇中绝大部分的商人出身卑微,处于正常社会的边缘。在商税方面,墨洛温王朝时期,通行税和贸易税不断增加,并且到了12、13世纪,税收也在不断的增加。西欧对商人征收费用主要包括出赁货栈、店铺、地皮的费用及进入集市税、交易税、市场税、度量街使用税等。另外,由于西欧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态,几乎每一个封建主,上至国王下至普通领主,对通过自己控制区内的一切商人以至小贩,都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税目,征收各种捐税。这包括对运输所征的税,如过境税、通行税、货车税、桥梁税、河流税;对货物所征的税,如农产品、畜产品以至武器、颜料等数百种商品征税;并且为葡萄酒单独设立税收标准,如对酒店及旅馆售酒所征的税、对使用度量衡所征的税;对市场及货摊所占用的土地收税、关卡税;等等其他税收。
战国秦朝是我国古代商业政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商鞅从农战的角度提出了“事本禁末”的主张,韩非则将工商称之为社会的“五蠹”之一,强调要“使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商鞅实行了禁止商人经营粮食贸易、加重商人负担、对盐铁实行专卖的一系列政策。之后,秦始皇又明确将“上农除末”刻于琅琊碣石之上,并实行了诸如发配商人、迁徙商人的政策。汉高祖平定天下后,秦奠定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和物质基础得到了有效利用,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他吸取秦的教训,轻敛薄赋,同时压抑商人的社会地位,规定商人另立户籍,称为“市籍”,凡有市籍者,一律不准衣丝乘车,不得携带兵器,子孙不得任官,同时规定凡商贾均要交纳加倍的人口税。
而将“困商”发展到极致的则是官营禁榷,即“专卖制度”。历史上最早有关盐铁专卖的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书《管子》出现了“官山海”一词,就是指的盐铁官营。有明确记录的是在汉武帝时期,听取大臣桑弘羊的建议,推行对盐、铁、酒实施官营。虽然有些朝代或废或禁,或因特殊情况(内乱、战争等)无法推行,但大多数朝代都将禁榷制度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推行,为了维护国家“专利”,历代朝廷设定了严刑峻法打击敢与朝廷争利的商人。
三、封建社会晚期
在封建社会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