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淋巴细胞分离过程中去除红细胞与血小板方法
为获得高纯度淋巴细胞,必须进一步清除PBMC悬液中其他血细胞。(一)去除红细胞:一般采用无菌蒸馏水低渗裂解法或0.83%氯化铵处理法。低渗裂解法是加1ml蒸馏水于沉淀的PBMC中,不超过1min,红细胞即快速裂解,立即加入等量的1.8%氯化钠溶液恢复为等渗状态,经洗涤即可去除红细胞。氯化铵处理法是在沉淀的PBMC中加入1ml 0.83%氯化铵溶液,轻轻振摇2min,即可裂解红细胞,经洗涤即可去除红细胞。红细胞裂解液的制备:碳酸氢钾(KHCO3)1.0g;氯化氨(NH4Cl)8.3g;EDTA-Na2 0.037g,加双蒸水至1000ml,即工作液。(二)去除血小板:通过离心洗涤,即可去除PBMC中绝大部分混杂的血小板。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可采用胎牛血清(FCS)梯度离心法去除PBMC中混杂的血小板。[将PBMC悬液洗涤2~3次后,常可去除绝大部分混杂的血小板。某些疾病状态下,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增多,常需通过胎牛血清(FCS)梯度离心才能去除过多的血小板,因FCS可让单个核细胞通过而阻止血小板通过。]Place 3 ml FCS in a 15-ml centrifuge tube and carefully overlay with PBMC. Centrifuge 15 min in a GH-3.7 rotor at 800 rpm (200 g), 18℃ to 20℃. Discard supernatant, which contains platelets. Resuspend pellet in HBSS/FCS at 2-5×107 cells per 1 to 2 ml. [Fetal calf serum (FCS; heat-inactivated 1 hr, 56(三)去除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去除:①粘附去除法:单核细胞能粘附在塑料或玻璃的表面,而淋巴细胞则不能,由此可将单核细胞从PBMC悬液中分离出来。②L-亮氨酸甲酯去除法:单核细胞内富含溶酶体酶,而L-亮氨酸甲酯能被单核细胞摄入后聚集于溶酶体中,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转化为L-亮氨酸-L-亮氨酸甲酯,此物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由此可溶解并去除单核细胞。此外本法还可清除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而B细胞及绝大多数T细胞因缺少溶酶体酶,因而不受影响。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分离新鲜细胞,冻存细胞因代谢L-亮氨酸甲酯的能力很弱而不易分离。③羰基铁吞噬离心法: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羰基铁粉的能力,吞噬羰基铁粉后的单核细胞比重增大,再经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则单核细胞将沉于管底而被去除。实验时可先将抗凝血与一定量的羰基铁粉混合,在37℃下搅拌15min,亦可将已分离的PBMC悬液与羰基铁粉混合,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此外,用针对单核细胞表面特殊标志的特异性抗体,通过间接免疫吸附法或免疫磁性微珠法亦可去除PBMC悬液中的单核细胞,且可对单核细胞进行回收利用。1. 黏附法: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具有黏附能力,通过PBMC与玻璃或塑料平皿的黏附作用,非黏附细胞即为淋巴细胞。同理,可应用玻璃纤维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柱清除黏附细胞,洗脱液中主要是淋巴细胞。优点:简便易行,对细胞损伤少。缺点:B细胞也有黏附能力,用此法分离时将有所损失。2. 羰基铁粉吞噬法:使单核细胞吞噬羰基铁粉后细胞密度增大:(1)经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使单核细胞沉积于管底而被去除;(2)用磁铁将细胞吸至管底,上层液中欧诺个即含较纯的淋巴细胞。3. 苯丙氨酸甲酯法:苯丙氨酸甲酯(PME)(或L-亮氨酸甲酯)具有亲溶酶体性质,能渗入细胞溶酶体内被水解为游离氨基酸,导致溶酶体因渗透压改变而破裂,所释放的酶类物质可致细胞溶解。该法可溶解含溶酶体的细胞(如单核细胞、粒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等)。B细胞和多数T细胞因缺乏溶酶体酶,故不受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