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系别:外国语学院 班级:俄语1班 姓名:程林玉 学号:201351086
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纵观俄罗斯文学史,从古俄罗斯文学到20世纪俄罗斯文学,其中不乏凄美的爱情,也不缺美好的恋情。或悲痛,或欣喜。面对真爱,有人主动告白却惨遭拒绝;面对真爱,有人丢下丈夫和儿子,背叛婚姻;面对真爱,有人勇敢追求,奋不顾身。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史;爱情;女性形象
一、普希金笔下的达吉雅娜
《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众多优秀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该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奥涅金,达吉亚娜。奥涅金,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表面上很有修养,实际上沉湎于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懒散生活。达吉亚娜,一个地主邻居的女儿,爱上奥涅金后,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情书向奥涅金表白,可他拒绝了她,达吉亚娜伤心不已,在母亲的劝说下,她嫁给了一个老将军,从而走上了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因而达吉雅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使她在与奥涅金重逢之后也已经不再是:“精神世界相当狭隘”的普通乡村姑娘。在达吉雅娜的成长历程里,善良的奶娘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铸就了她最初的思绪和冥想中的梦境。第一次爱情被奥涅金冷漠拒绝虽令她泪水涟涟,但也因此打碎了她的许多朦胧幻想和不切实际的狂热。
从奥涅金和达吉雅娜这两个主人公的关系而言,达吉雅娜是更为主动和稳定的轴心,在构思上她也首先出现在普希金的梦里,“跟她在一起”的奥涅金虽然在全书中贯穿主要情节线索、生活场景出现诸多变化,但与达吉雅娜始终明确的生活位置相比,奥涅金就像一颗不安份的英魂,在每一次变化和游移中都没能确定自己的合适位置。在小说后半部分当奥涅金向达吉亚娜表白时,达吉亚娜毅然地拒绝了他。她说道:“我既然嫁了别人,就要对他忠贞。”从人类社会阶层的观念来看,这句话一来表现出了达吉亚娜对爱情坚守专一的特点,二来反映了当时麻木的世俗道德观和她高尚心灵是相冲突的。但从人物性格的逻辑和完整性来看,这句台词是普希金对人生世态的成熟理解和准确传达。这句话表现了达吉雅娜这个人物性格中坚定的一面,与奥涅金式的“多余人”相比,她不仅显得更为纯洁和圣洁,而且也更为深沉和执着。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更接近于一个普通俄罗斯妇女对人生的坦然、质朴和忍辱负重的坚毅。与其说达吉雅娜忠实于她所不爱的丈夫,不如说她忠实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苦难的态度。一开始的她敢于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当她被拴上婚姻的枷锁,在内心渴望与社会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她选择了坚守。在我看来,她的做法是对的,一个女性,已经成为了有夫之妇后,应该学会去坚守自己的爱情,虽然对她来说这是残酷的,但这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当去遵守。同时,我觉得她也是可怜的,他不该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这才是造成她悲惨命运的最终原因。
二、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
托尔斯泰最吸引读者的一篇长篇小说是《安娜·卡列尼娜》。该小说中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年轻、迷人、但又不幸的已婚妇女。① 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然而当渥伦斯基出现的时候,天生高贵的她再也无法承受与比她大很多的丈夫的虚伪婚姻,她感到她自己已无法控制自己对渥伦斯基伯爵的感情。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最终她在与渥伦斯基初次见面的车站卧轨。
从社会道德角度看来,她是正确的。她知道自己错了,她的自杀是在弥补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她不该抛弃儿子,远离丈夫;她不该在与卡列宁还存在婚姻的时候,与渥伦斯基私奔。而从她的个人立场上看来,她是勇敢的,她是坚强的。她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她为了爱情,牺牲了生命。在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情况下,她不顾人们的议论,不顾社会的批判,勇敢地追寻自己想要的爱情。然而当发现渥伦斯基不能给予她感情上的弥补,不能为了她放弃在军队的前途,渐渐疏远她的时候,她埋怨了,痛苦了,绝望了。最终选择了灭亡。而这是不明智的选择,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会比生命来得再难能可贵。人的生命只有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