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辨析之我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辨析之我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的古体诗,前者为杜甫所作。后者是岑参的神来之笔,两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为唐诗中的精品。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两诗的异同做以简要的辨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四点相同之处。
1、两诗都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
2、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前者写“秋风”、“秋雨”,后者咏“冬雪”。
3、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前者将“秋风”、“秋雨”和个人的遭遇经历融为一体,后者将“冬雪”和为朋友的饯行合二为一,都达到了景为情生。情因景涌的艺术境界。
4、“诗言志”,“歌咏怀”,两诗都抒发了诗人各自的情怀。前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后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虽有相同之处,也仍然有各自的不同。
1、前者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错杂。而后者从开篇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到结尾第十八句“雪上空留马行处”都为七字句,句式整齐划一。
2、前者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全诗可分三节。第一节写风破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写出了秋风肆虐,声响宏大;“卷我屋上三重茅”突出风势之大,茅屋被秋风所破之情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目长林梢,下着飘转沉塘坳。”写茅草被狂风刮起纷纷坠落的去向。这时,茅草散落似乎还有希望收回,可“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茅草的下落竟是如此!“归来倚仗自叹息”写出了诗人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整个第一节的气氛是昏暗的,情绪是低沉的。第二节写秋风破屋的结果。先从风云变幻说起;“俄顷风定云墨色”是雨要来的征兆;“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出了云将酿雨的情境;“雨脚如麻未断绝”突出了雨的绵密,可诗人赖以生存的茅屋却“床前屋漏无干处”,至此秋风破屋的惨剧达到了高潮,此情此景诗人怎能入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更是作者“安史之乱”以来各种辛酸经历的慨叹。写到此,诗意好像山穷水尽了,而第三节豁然推开,心夺造化。推己及人并直抒胸臆:“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诗人用理想战胜现实后的呐喊,意志战胜叹息后的狂唤,体现了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艺术写照,其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后者叙事简洁,点到即止,抒情含蓄典雅。全诗的叙事线索不像前者那么明晰,是若隐若现的。诗的前半部分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咏雪部分的雪景可以说是一幅想象奇特的写意画,“白草折”与“梨花开”让我们读者从视觉上领略到了边塞奇寒的气候特征。而送别之事也仅仅在“中军置酒饮归客”、“轮台东门送君去”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诗句中有所体现。具体的饯行、送别场面读者只能靠想象。另外,全诗所体现的感情是多义项的,诗人没有一语道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其产生无限的遐想:或许有对友人的不舍,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对归期无望的惆怅……这种开放的抒情方式,体现了本首诗含蓄典雅的特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艺术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线,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大致可以按照“风起――屋破――茅飞――童欺――自叹――雨至――屋漏――难眠――抒怀”这样的叙事线索讲解,更易于让学生接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艺术结构上四个“雪”字一线串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第一个“雪”字描绘了送别前的雪景。第二个“雪”字描绘了饯别时的雪景。第三个“雪”字描绘了临别时的雪景。第四个“雪”字写送别后的雪景,山回路转,诗人伫立风雪之中,而“雪上空留马行处”会让人产生“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无限感慨。
以上文字就是我在讲解这两首诗歌时的一点做法,希望我们老师都能从细微之处入手,教会学生一些领悟诗歌的方法,诗歌的精髓会更易于为学生掌握。
责任编辑 薛小琴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