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及Sudden Light对比赏析.docVIP

《题都城南庄》及Sudden Light对比赏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都城南庄》及Sudden Light对比赏析

《题都城南庄》及Sudden Light对比赏析摘 要: 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流传千古,19世纪英国的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的一首诗Sudden Light与《题都城南庄》在主题、写作格式和手法上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描写视角各有不同。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Sudden Light 对比赏析 1.引言 中国唐朝诗人崔护曾写过《题都城南庄》,讲述的是他故地重访佳人不遇的落寞心情,以及对佳人深深的爱慕之情,并以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为千古传颂。而英国十九世纪的画家兼诗人但丁百利Dante Gabriel Rossetti)写了一首名叫Sudden Light的诗,贯穿全诗的是诗人故地重游所引发的对他妻子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两首诗在主题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2.异同点 虽然两位诗人在时空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两首诗在主题和叙事上有惊人的相似。除了主题上的相似之外,这两首诗,虽隶属于文化传统及人文风俗等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但在写作格式及写作手法上仍有相似之处。 第一,两诗中都出现了“门”这个意象。 崔护诗第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用一个“门”字便点明了地点;在罗塞蒂的《闪光》中,“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 第二,这两首诗的写作格式整齐,都注重押韵。 崔护的这首七言律诗就暂且不提,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古体诗的“黄金时代”,极其讲究诗的格律及用词。罗塞蒂的《闪光》共三节,格律严谨,ababa/acaca/adada韵式,每节各行分别为6、8、8、4、10音节,即3、4、4、2、5音步(第三节第二行破格为9音节)的抑扬格长短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蒋坚霞)。 第三,这两首诗都注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崔护在诗中将佳人面与春风中?曳绽放的鲜红的“桃花”相互映衬:人人都知道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在此,桃花已退居次席,“人面成为主角”;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眼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先拉斐尔兄弟会”(The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创始人,其绘画和诗歌无不追求自然、唯美、朦胧和浪漫。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极力追求音、色等感官美,表现了极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他的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色彩丰富,充满各种感官上的意象,画意十足,同时音韵十分优美,极富乐感”(钱青:195)。 诗人在第一节中并不急于描写或表达他和妻子的爱是如何的缠绵和火热,他仅仅是用“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The sweet,keen smell,The sighing sound,the lights around the shore.”这几句诗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来描述诗人曾来到的地方,清新自然,虽然环境的描写看似清淡,却蕴含了诗人厚重的感情。 在第二节中,诗人将燕子的飞起的优美姿态与佳人面纱旁落相提并论。从“that swallows soar”我们可以想象燕子惊起展翅迅速飞起的美态。佳人戴着面纱,给我们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带给人无限遐想。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戴着面纱的美人,在听到燕子翩然飞起的声音后,惊起翩然回顾,恰巧在此时面纱旁落。此时此景,岂一个“美”字可以形容? 崔诗中的“桃花”和罗塞蒂诗中“绿草”,均隶属于诗歌中的视觉意象。视觉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它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逼真地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主题(谢艳明)。 虽然两诗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两者间的不同也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虽然崔诗中的“桃花”和罗塞蒂诗中“绿草”同属视觉意象,但两者所传递出的信息却截然不同:春风“桃花”的桃花的颜色是艳艳的红,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热烈的感觉。在崔诗中,通过桃花,我们可以想象女子那娇羞的面庞,以及带给诗人的那种震撼之情;而罗塞蒂诗中的门外那“青青的草”,在那么恬静的绿色中,却暗含了些许的忧愁,让人看了在恬淡的同时也会有些淡淡的哀伤:哀叹自己不知道珍惜曾经拥有的东西抑或是哀叹那永不能倒流的时光。 其次,虽然主题上一致,相比较之下,罗塞蒂的诗却更胜一筹。 崔护的诗仅用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简单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