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子行业赢在供应链.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行业赢在供应链

电子行业赢在供应链程晓华2012-4-20 发表于《物流技术与管理》第五期?????? 尽管这个题目是《物流技术与应用》的编辑老师们起的,但我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电子行业必须赢在供应链,严格地说赢在是“需求与供应链”管理上。????? 我本人对此深有体会,尽管我在电子行业,如IBM、Flextronics等仅仅做过**年的时间,但因为一直从事需求与供应链管理工作,再加上在机械行业如大宇重工、顿汉布什空调等重工行业做过几年的生产与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工作,加起来也有十五六年的时间了。相对而言,个人认为,电子行业的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挑战性更大一些,特别是自2008年经济不景气以来,电子行业所面临的整体挑战性越来越大,对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我认为电子行业,(这里主要是指国内的电子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需求的管理???? 正如编辑老师们在前言里面提到的,随着电子产品消费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电子产品的需求波动也越来越大,而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可得性要求,却是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你从生产、供应角度,你越来越难做,而消费者对你及时交货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当然,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电子行业对需求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供应链管理这个职业不但一直存在,而且还比较吃香的原因。第二、供应的管理???? 传统的采购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电子行业的需要,原因很简单,需求的波动越来越大,你采购的批量可能越来越小,你采购的零部件种类越来越多,而你的供应商基础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大,这个单纯从采购层面本身就是个矛盾。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谁都知道,量大,寻找供应商容易,谈判也容易,供应商无论从生产还是自己的采购角度,都容易、也愿意配合,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个样子,多品种、小批量的采购反而成为一个主流,这个时候,依靠传统的采购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是个需求与供应链的集成管理,也就是说,你的需求管理、采购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包括ERP系统等等,必须形成一个无缝的整体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否则你将无法解决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从供应角度,电子行业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成本的压力。大家知道,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包括我们吃的、喝的、穿的,原材料、人工等等,但就是电子产品的价格一直是不升反降!一款新的手机,刚上市可能是3000块,一两个月下来,可能就是2000块了,再过一阵子,可能变成几百块了,甚至干脆是没人买了。这本身就要求你采购的原材料成本、你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否则你就活不下去。这个从采购与供应本身也是一个矛盾,而且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是电子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供需合作问题???? 英语里面有个单词叫 partnership,是合作伙伴关系的意思。我们的企业家们也天天把这个词挂在嘴上,尤其是认为客户是真正的合作伙伴,是爷,而对供应商呢?口头上也叫合作伙伴,而实际做起事情来呢?却往往把供应商当成了驴,连孙子都不是,总觉得那供应商是求着他们做生意。在我们国家的电子行业,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付款问题 – 签条款的时候就很苛刻,譬如合同约定180天付款,然后开给你一张承兑汇票,再让你等半年,即使这样给的也不痛快,往往供应商还需要层层打通关系 – 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我为什么要(及时)付给你货款?而从来不去想,我为什么不能及时付给你款呢?一正一反,对供需关系的影响来讲就是冰火两重天了。俗话说,人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尤其是电子行业,需求波动那么大,供应越来越困难,你干嘛要把供应商逼得那么紧呢?这其实是杀鸡取卵,而并非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VMI – 所谓VMI就是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意思。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概念,然而却让我们给用歪了。VMI强调的是合作,是collaboration,而且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宜做VMI。然而,我们的电子企业不管,也不管你是什么情况,要跟我做生意,先VMI再说!你不是供应商管理库存吗?你就管啊,我就是“零库存”!等到做VMI出了问题,所有的责任都是供应商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嘛!自己却抹得一干二净。笔者跟很多元器件供应商很熟,有国内的,有国外的,国内的供应商说没办法啊,你能不跟他做吗?他是业界老大啊,等等;而国外的供应商则往往是说,跟中国的电子企业做VMI??!怎么可能呢?即使能做,我也不做!他们压根儿就不懂!所以我跟他们只做PO交货,从来不谈什么VMI!付款问题+VMI =搞死供应商=搞死自己当我们去分析那些上市的电子企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应收款在30~150天不等,库存周转率水平也就是在10到20 左右,然而他们的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