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韩震:历史与价值的追问
韩震:历史与价值的追问发稿时间:2015-04-11 07:03:00?来源: 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韩震:历史与价值的追问专家名片 韩震,1958年生,山东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马工程重点教材《西方哲学史》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首批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哲学著述甚丰,尤其在历史哲学、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多次获北京市、教育部和国家教学科研成果奖。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副校长。? 2008年端午节,时任北师大副校长的韩震来到北京门头沟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看望实习师生。资料照片 对于真正的哲学家而言,哲学不仅是一门“很智慧”的学问,更是一种“爱智慧”的生活方式;“爱哲学”不是一句空泛随兴的抒怀,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诠释。这一点,在与哲学倾心交谈大半生的韩震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学者,生命中处处是“沉思与追问”的烙印。历史与现实、实践与理性、人与社会、认同与价值……在西方哲学的视域里,他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次次用锐利的探问逼近真理,以他山之石垒砌着助力中国腾飞的“精神跑道”。在他看来,哲学家不能只醉心于概念游戏,在解构与怀疑之后,亦该用积极的建构与信念服务现实。 一边治学,一边教学。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副校长,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作为师者的韩震身份屡屡改变,不变的,是对教育真谛与价值的不懈求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师高宁对这位师长做如是评价:“由西方哲学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哲对西学的批判更加真实;从历史哲学到价值哲学,使价值观研究更为深刻;兼师者与学者,使理论阐述更接地气。” 为人、为师、为学,三种人生角色,在哲学铺设的底色中贯通为一。 哲学家的冷与热:在历史性与理想性之间保持张力 1999年末的某个夜晚,迎着新千年即将到来的微光,韩震提笔写下心声:“也许在新千年开始之际,中国哲学家们将不再满足于译国外哲人的理念,也不再满足于注释孔孟老庄……要记住:甚至连孔孟老庄的神韵,柏拉图与康德的魅力,也只有借助当代中国哲学2000新版本的太阳,才能闪耀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他是如此热切地呼唤着“当代中国哲学2000”,期待着与同道们一起“奋起创造无愧于新千年而又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当代中国哲学”。 只有在哲学面前,他才毫不掩饰炽烈的情感。 这种在少年时期便因“对外部世界的惊奇”而起源的感情,使他甘愿成为这门爱智之学的追随者、布道者。 “韩老师为人沉静,但只要谈起哲学问题,便滔滔不绝,神采尽显。”不止一位学生有此感觉:他对哲学有强烈的使命感,这令他的学术研究不仅有理论深度,更有现实关怀。 哲学家固然要仰望星空,但,韩震并不以“专心观察天象,却掉进现实之井”的泰勒斯自居。在他看来,哲学既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就必然无法脱离这个时代与民族的具体实践;哲学工作者所肩负的,便也不只是探问自己内心世界的使命,更有“创造新社会的理性责任”。 在这种责任的牵引下,韩震的学术研究从18世纪法国哲学起步,逐渐向着西方历史哲学聚焦——他渴望从对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哲学思考中,探寻属于这个时代的思想武器。 1991年,33岁,韩震捧出了40余万字的著作《西方历史哲学导论》。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著作,一经问世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此后,《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等专著接连问世,上百篇论文索隐探微,同行们评价:“清晰勾勒出西方历史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提出了诸多有启发性的创新观点”“拓展了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领域”。 所获成就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对历史哲学的分析和考察,使韩老师形成了一种历史性思想。在他看来,人和社会是历史性的存在,但如果不用理性引导历史发展,就无法超越历史和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吴玉军曾是韩震的博士生,他对老师的研究理路十分推崇:“他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在历史性和理想性之间保持张力、达成平衡,从而达到一种‘实践的理性主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 “历史性思想”贯穿至今。数十年来,韩震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展,几乎每项研究,都最终指向他身处心向的中国—— 他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对其人权、正义、公平等理论进行批判性考察。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要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对世界政治及其理论意识形态的研究”。 他关注历史传统与文明演进,主张对传统既不故步自封,亦不陷入虚无主义。“我们的传统应该是开放和不断创新的;我们的历史应该是面向理想而不断进取的。”只有这样,人才成其为人,社会才能体现文明的创造力。 他深思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寻求中华文明的归属感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联酋航空介绍(共33张PPT).ppt VIP
- 国企纪委书记竞聘面试题笔试题4套和专业题26问及答案.docx VIP
- 现场仪表 温度仪表WEST 8100+温控器说明书.pdf
- 张正友相机标定法课件.pptx VIP
- 某著名企业供应链咨询构建高效协同的销售与采购供应链战略供应链管理(61页PPT).pptx VIP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推荐指南(2025版)解读.docx VIP
- 中国徐州PPT课件.pptx VIP
- 第1节 温度 (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9页PPT).pptx VIP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PPT课件3.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