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2.2.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 8.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使景物富有层次感?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组合的描写技巧使景物富有层次感。诗的第一、二句写远景,描写苍茫开阔的原野景色;第三、四句写近景,描写眼前的风雨潮涨。第一、三句写静景,草色青青,春阴迷离,夜泊孤舟;第二、四句写动景,幽花树明,满川风雨,春潮乍起。整首诗视角忽远忽近,有点有面,交换交叉,富有立体感。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 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解析: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郊游的回忆。“泛菊杯深”写在重阳佳节,共饮菊花酒,以排遣思乡之苦;“吹梅角远”写在春天他们携手郊游,欣赏梅花,聆听笛声;“同在京城”交代了聚会地点。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聚散匆匆”承上启下,后边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到处漂泊。下片写别后之思,先用设问句式加以强调,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他如何伤情。最后三句,写他想象中追随旅人远去的情形。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偶(对仗)。“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解析:说到古典诗歌的修辞方法,首先想到的是对偶的修辞,对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词性相对,简单说明即可。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①(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①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解析:《湖州歌》是南宋诗人汪元量在元灭南宋时,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诗人北望燕云,顿生茫茫之感,此次北去前途渺茫,未知来日如何。眼前江水东流,仍然是悠悠不断,象征南宋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了。放眼一看,西坠的夕阳下,只剩下一片寒鸦,而寒鸦飞过的空间一望无限,这辽阔的空间,不正是南宋统治下的“四百州”吗?诗人望“断”了“四百州”,情感是十分沉痛的。四句只写了一个“望”字,向北边“望”着自己将被押往的燕云,不知命运如何;向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江水“悠悠”无力挽回颓势;向整个东南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①行,冷燐依萤聚上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月”等意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doc
-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月考高一语文试卷.doc
-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3兰峰地产4期园林暖场活动.ppt
- 2013合肥一模语文试卷部分试题解读 太和一中李岩.ppt
- 2013宫怨闺怨诗.ppt
- 2013国学经典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doc
- 2013学年第二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doc
- 2013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练课件(考点自主梳理+随堂热身反馈)专题2 字词的理解和运用(17张ppt).ppt
- 2013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课件(河北专版):专题训练.ppt
- 2013届高考苏教版语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优化演练:17.1.1 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doc
- 2013届高考语文周练4.doc
-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12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8.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7).doc
- 201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春风吹皱一江水,无限风光无限情——表达技巧类ppt课件(92页).ppt
- 2013夏季陈列指引(简易版).ppt
- 2013山东高考英语.doc
- 2013年 新课标英语全国卷2.docx
- 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五 第一讲 简明、连贯、得体(含选用句式)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