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调研二轮复习(语文)2-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调研二轮复习(语文)2-1

答案 (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 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2)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解析 (1)这里的“心境”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该题是对两位诗人在不同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异同进行比较,而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情诗,解答时要具体分析诗歌所选用的意象以及它们所构成的意境的同与异,这样就较容易进行比较分析,如韦诗中虽然表现了孤独,但更多的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出恬淡自适的情怀。一般是先找出“同”,后分析“异”。 (2)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安徽卷近三年的设问难度在不断降低,如本题给出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韦诗第一句中有一个“如”字,比喻的手法明显不过了;赵诗的第一句有一个“晕”字,本是“月晕”,这里是代指月光,因为后面是“侵残烛”,用的是借代的手法。难点是要结合诗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商 山 麻 涧 杜 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注】 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因仕途曲折奔波而怅然失落的情感。举目遥望,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垂柳掩映下座落着十余户人家,路边野鸡飞起,獐鹿惊窜,暮霭中牛羊回栏,鸡鸭回窠,悠然自得的老翁对樽独饮,红衣村姑正在发髻上插着野花,一片“世外桃源”展现在诗人的眼前,不禁让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喜悦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千里奔波,风尘仆仆,明天又要离开这里,欣羡之余又不禁升起悠悠怅惘之情。 (2)示例1:描写景物层次分明,远近结合。①写景由上到下;上景(云光、岚彩)描写空中的白云雾霭,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下景(垂柳、人家、雉、人)描写地上的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的美好生活,写得熙熙融融,生机盎然。②由远及近;诗人远近结合,移步换形,一句一景,由远处的云光岚彩、垂柳人家写到近处的雉飞鹿窜、秀眉老父和茜袖女子,让人如置身麻涧,心旷神怡。 示例2: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①诗中描写了垂柳、人家、牛巷、鸡埘、独酌老人等静景,栩栩如生,让人如入一幅优美的山水画。②诗中还写了缭绕的白云和雾霭,雉飞鹿窜,簪野花的女子等动景,形象活泼,让人心旷神怡,动静结合,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和美的生活图景。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1)~(2)题。 烟 孟 洋 湘流落日外,沙迥暮生烟。 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 鹊翻知浦树,人语辨江船。 暗里猿声起,愁深夜不眠。 (1)诗中的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对其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了湘江流水、迷蒙烟雾、似乎消失了的群峰、云雾下的深谷,描绘了一幅幽静迷蒙的湘江烟雨图。 (2)动静结合。如前两联写了江水流动、浓雾升起和在烟雾笼罩下的群峰以及连成一片的深谷的景象,由动入静,动静相衬,营造了幽静迷蒙的氛围,触动了作者深深的忧愁。 解析 (1)本题要求对前两联描写的景物进行列举,并概括出这些景物所组合的画面,所以,既要概括出有关的景物,同时还要通过简练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