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3.8 寡人之于国也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1.人口问题一直是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你是怎样理解梁惠王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的态度的? 提示:战国时代,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征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所以,梁惠王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2.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观点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吗? 提示:孟子在这里所讲的与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相似的。在孟子之前,我们的古人就提出过“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之类的说法,《管子》《荀子》《庄子》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可见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二者出发点略有不同。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充分表现了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不板滞。 其次是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学以致用 请尝试采用设譬取喻、迂回曲折的说理方式,写一段文字,阐述一种生活哲理。要注意语言条理,说理有力,200字左右。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写作示例:同是一条溪中的水,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却用泥制的杯子盛它,那些既无金杯又无泥杯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水,本来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差别就在于盛水的器皿。君王与乞丐的差别就在“器皿”上面。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在沙漠中行走的疲惫的旅人,最知道水的滋味;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农民,最知道水的宝贵;在长期的干渴后忽然发现甘泉的人,最了解水的甜美。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文白对译 美文阅读 素材开发 忧郁的老儒 天 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的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的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美文阅读 素材开发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美文阅读 素材开发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诗歌汇编.doc
-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八 第2讲 胚胎工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及生态工程.ppt
- 2014高考语文(广东卷).doc
- 2014高考诗歌分类——送别诗鉴赏.ppt
- 2014高考语文(江西专用)二轮复习钻石卷高频考点训练7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4酒店礼仪(中).ppt
- 2014高考语文“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三.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训练(辽宁省专用):专项再现训练2-1-1 文言实词.doc
- 2014第四纪课1. 第四纪导论.ppt
-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讲练:2.1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2.2.2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二)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1课件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4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3.13 棋王(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 劝学(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