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劝学》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劝学》复习课件

《劝 学》复习 荀子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文言文阅读、翻译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文言文阅读、翻译 判断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劝 学 诗 劝 学 朱熹 颜真卿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三更灯五更鸡, 一寸光阴不可轻。 正是男儿读书时。 未觉池塘春草梦, 黑发不知勤学早, 阶前梧叶已秋声。 白首方悔读书迟。 * * * 记常识 1、荀子,名 , 战国末期 国人。荀子是孔孟之后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二十卷,共32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况 赵 儒 本恶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 知识点拔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 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 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 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性恶论 性善论 性相近 人性论 异 君舟民水 民贵君轻 为政以德 政治思想 仁义 仁政 爱人 仁的思想 同 荀子 孟子 孔子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青,取之于蓝,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