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200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死因研究
2001~200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死因研究育龄妇女的健康涉及千万个家庭的美满幸福,家庭完整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有力保证。为了解目前主要威胁宁海县育龄妇女病伤死亡原因及其危害程度,以便制定育龄妇女疾病与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1~200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病伤死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2005年“宁海县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由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该数据来源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历年的考核结果表明死亡报告数据质量稳定,死亡报告率、及时率均为100%,死因填报完整率99.19%(17 023/17 162)。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局,根据年末育龄妇女数计算当年育龄妇女平均人口数和年龄别人口数。
1.2 死因分类
参照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并根据本县育龄妇女病伤死亡特点归纳为13个类别进行统计。
1.3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对象为20~49周岁的育龄妇女。“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调查核实后统计上报,经县疾控中心审核无误后,进行数据的输入及处理。使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开发的“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 Reg(2002)软件包进行分析统计。2 结果
2.1 粗死亡率
2001~2005年育龄妇女共计死亡555例,年均粗死亡率为75.32/10万(62.83~80.26/10万)。见表1。
表12001~2005年育龄妇女死亡率(1/10万)
2.2 死亡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死因构成及寿命损失年(PYLL)
死亡的555例育龄妇女中:20~岁75例占13.51%、30~岁182例占32.79%、40~岁298例占53.70%;死因涉及13个类别,恶性肿瘤(39.64%)、损伤和中毒(30.09%)分居前两位,两者合计占总死亡育龄妇女数的2/3以上(69.73%);PYLL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不同死因对健康的影响,是以70岁为限计算的,本资料436例(由于分类的影响,19例其他疾病和诊断不明未列入统计)育龄妇女死亡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为15230年,每个死者的平均PYLL为28.41年。见表2。
表2 2001~200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死因构成及寿命损失年
2.3 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及构成
恶性肿瘤死亡的220例育龄妇女中,20~岁组15例,占6.80%、30~岁组65例,占29.54%、40岁组140例,占63.66%。3组的死亡率依次为6.30/10万、23.07/10万、64.76/10万,提示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除白血病外,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依次为胃癌、肝癌各31例,分别占14.09%;乳腺癌28例,占12.72%;白血病22例,占10.00%;结肠、直肠和肛门癌18例,占8.18%;肺癌、宫颈癌各17例,分别占7.73%,鼻咽癌、食管癌各2例,分别占0.91%,其他癌肿52例,占23.64%。
2.4 损伤和中毒(伤害)死亡情况
各种外因造成育龄妇女伤害死亡依次为交通事故66例占39.53%、自杀50例占29.94%、被杀14例占8.38%、意外跌落13例占7.78%、溺水7例占4.19%、中毒4例占2.40%、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13例占7.78%。
3 讨论
2001~200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共计死亡555例,年均死亡率为75.32/10万。由于育龄妇女人数众多,且多数已成为妻子和母亲,担负着无可替代的家庭重要角色,她们的健康生存涉及到千万个家庭的美满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育龄妇女的健康问题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或人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应把妇女健康作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不断增加妇幼保健资金的投入,逐步完善妇女保健服务网络,努力为育龄妇女中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维护和满足她们的健康福祉及健康服务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病伤死亡率。
恶性肿瘤、伤害在育龄妇女全死因中分列前两位,占育龄妇女总死亡数的69.72%。本资料提示536例育龄妇中的PYLL为15230年,每个死者的平均PYLL为28.41年,说明恶性肿瘤和伤害的“早死”对我县育龄妇女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恶性肿瘤的控制仍应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政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最节约、最有效的预防癌症的举措[1]。
伤害已经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一位原因[1]。本资料显示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本县育龄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