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

2013年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

一、什么是传记? 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作品的分类有几种? 传记的种类: ?1、自传或他传: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 ?? ?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具有一定文学性。 ?2、评传: ?? ?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3、回忆录 三、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真实性与文学性,哲理性与形象性,思辨性与审美性。 ? 四.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 五.传记作品常设考试题型有几种? (一)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例1.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6分)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例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 ??????????????????????????????——《叶圣陶在四川》 ①解答“概括要点”题: 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 2、适当取舍 ;??? 3、进行概括。 当答案不是集中在某一段,而是分散在多个文段时,我们该如何概括? 原则:不遗漏,不重复。??? 方法:先罗列,再“合并同类项”。 当答案集中在某一部分时,已经不存在遗漏与重复的问题了。我们该如何概括? 原则: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方法: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我们要做的是将原文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文字变成按点列出的答案,要点数可根据分值推断。) ? ②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某个词/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的修辞效果理解;文意理解。 词语理解 1、表层和深层含义 2、指代义 ???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博大精深,生气勃勃,愈是迈向纵深,便愈是感到它的精妙。在许多地方,造化于不经意中留下了真理。我至少发现,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有着一种发人深思的对应关系,前者有助你理解世俗人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认识你周围的真实。这使我讴歌生命之美,对生活抱着积极进取态度。 “这”指代:A.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对应关系 ,B.植物世界 ,C.大自然,D.我的发现 句子理解: 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1、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 2、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的,或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3、内涵丰富或意思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 4、句式特殊的句子,如倒装句、对称句、矛盾句等。 怎样分析重要的句子: (1)结构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 (2)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文眼”。(既要概括出主题思想又要把握点本章感情基调。) (3)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或蕴含某种深层含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4)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起始句、总结句、过渡句、收束句等。(既要陈述内容又要明确作用。) (5)含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既要把修辞意转化出来又要明确作用。) (6)具有警策作用的句子。文字简练,内涵丰富,具有发人深思、动人心魄、催人奋起的作用,被广泛引用的句子。(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哲理揭示出来。) (7)用典句,即句子中用了典故。(典故的意义是后透彻理解句意的关键。) (8)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既要理解句意还要说明表达效果) (9)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在一定语境下产生临时意义,容易被误解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语境句意) 总结: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修辞入手: 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从分析句子的位置、作者的表达意图入手: ③解答“含义·手法·作用”题: 1.千方百计弄清词、句含义。 2.结合人物形象与事迹,理解句子或文段的言外之意。 3.务必详细解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