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6例脑梗死发病时间规律性
96例脑梗死发病时间规律性【关键词】脑梗死;规律性
自2007年1月,我们选择了96例凌晨发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时间分段,并动态监测其血压、血糖、脉率,观察其变化探索其规律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选择凌晨发病的脑梗死患者96例,均为首次发病、24 h内入院并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其中,男68例,年龄49~69岁,平均(59±4.6)岁。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分别是:2:00~3:00时4例,3:01~4:00时8例,4:01~5:00时34例,5:01~6:00时42例,6:01~7:00时8例。对照组:无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62±5)岁,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分别是:2:00~3:00时8例,3:01~4:00时4例,4:01~5:00时10例,5:01~6:00时6例,6:01~7:00时12例。
1.2 监测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给予中性治疗,暂不给予降血压、降血糖处理,于18:00时后禁饮食,动态监测凌晨1:00~7:00时的血压、血糖、脉率,血压、脉率采用德国进口飞利浦M1205型多功能监护仪进行,血糖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II代血糖仪监测。以上监测每小时一次,完成监测后进行常规治疗。
2 结果
观察组血压:脑梗死患者在凌晨1:00~6:00时血压逐渐下降者78例,占81%,平均动脉压从120 mm Hg 下降至96 mm Hg,下降达24 mm Hg,6:00时后血压开始逐渐回升;脉率从87次/min降至50次/min,平均下降27次/min,6:00时脉率开始逐渐回升;血糖由7.8 mmol/L升至12.6 mmol/L,平均升高3.8 mmol/L;有84例在3:00~6:00时发病,占87%;对照组的血压、脉率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少,血糖略有升高;有20例在此时段发病,占50%。
3 讨论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稳定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龄等;其次是易变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脉率、血糖、血脂等。任何一项发生变化均可引起脑缺血的发作[1,2],多个因素同时存在,其发生概率明显增加。通过时段分析,我们发现脑梗死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其发病呈现明显的黎明现象。96例患者中,有84例在此时段发病,占87%,此时血压脉率最低,血糖最高。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在I 型、II型糖尿病均常见[3],血糖的升高,使血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同时,凌晨时段人的睡眠较深,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故脉率降低,血压下降。而血压是血流的动力,根据泊肃叶定律(Poisenillelaw)Q(血流量)=△P(压力梯度)πR4(血管半径)/8η(血液粘度)L,血压下降、血糖升高,使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等。以上三项因素独立或协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分析发现,3:00~6:00时是脑梗死发病的最危险时段,本资料此时段发病占87%,而对照组此时段发病20例,仅占50%,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凌晨时段的血压、脉率、血糖变化不明显,其发病是随机的,不一定在凌晨时段[4,5]。
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时段有其规律性,同时,与血压、脉率、血糖变化相辅相成。6:00时后患者接近清醒,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压、脉率开始回升,脑梗死发病的机会减少。发病时段的规律性,提示临床对脑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线索和依据。故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减慢心率药、易促发脑梗死,应慎用;糖尿病患者睡前适当服用降糖药,适当抗凝治疗实属必要,有利于脑梗死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姜建东,吴惠毅,吴芳萍,等.复发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2):113-115.
[2] 张颖东,石铸,刘阳,等.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4):323-326.
[3] Schmidt M I,Hadji-Georgopoulos A,et al.the dawn phenomenon,an early morning glucose rise:implicationsfor diabetesintradayblood glucosevariation .Diabetes Care,1981,4(2):79-85.
[4] 刘鸣.应当提倡脑血管疾病的循证治疗中华医学神经科杂志,2002,36(5):259-260.
[5] 高庆春,黄如训.临界点血压及其与脑血流的关系.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5):287-29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