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34例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34例研究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34例研究【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对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药口服及外用中药膏剂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将68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不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在有效率上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诊断标准:①急慢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软组织严重损伤病史或因感染失治、误治所致。②局部红、肿、热、痛、流脓、反复发作,有时有小块死骨自窦道排出,窦道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或窦道口有肉芽组织增生。③ CT片、X线片:可见骨膜增生、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高或有包壳形成,其内有死骨或死腔、死骨致密,周围可见一透亮带;?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标准,能够按规定方法完成治疗的。? 1.2.3 排除标准 孕妇;骨肿瘤、骨结核、梅毒性骨髓炎;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疾病患者;不能按规定方法治疗的。?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围手术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病灶清除术后,再以庆大霉素冲洗、换药引流。? 2.2 治疗组 围手术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病灶清除术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给予中药口服、冲洗、外敷中药膏剂的方法。? 2.2.1 热毒蕴结型 患部疼痛,皮肤红肿,触痛明显,可查及波动感,或窦道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可伴明显异常气味,受累肢体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或伴寒战、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加快。多见于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开放性骨折或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早期。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组方:穿山甲,生地,赤芍,双花,皂角刺,白芷,当归,连翘,公英,地丁等。水煎取汁,100 ml/次,2次/d,口服。中药冲洗:黄连,黄柏,苦参,生南星,川芎,元胡。水煎取汁灭菌制成冲洗液,2次/d,病灶冲洗。后外用生肌玉红膏(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分:当归、白芷、甘草、紫草、血竭)抹于纱布,贴于患处。? 2.2.2 正虚邪盛型 患部时有疼痛,活动、劳累或逢阴雨天气后加重,皮肤轻肿不红,触痛轻微,窦道时愈时溃,脓液或稠或稀伴轻度异常气味,间或可见死骨排出,受累肢体关节僵硬时轻时重,偶见低热,舌质淡红,苔薄腻或薄黄,脉滑。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基本正常,血沉正常或略快。多见于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治疗继发死骨形成,开放性骨折或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较局限或局部存在死腔。治宜扶正驱邪、脱毒生肌。组方:黄芪,人参,麦冬,熟地,当归,茯苓,白芍,川芎,甘草(炙),肉桂,生姜,大枣。中药冲洗、膏药外敷同上。? 2.2.3 肝肾亏虚、络脉瘀滞型 患部隐隐作痛,窦道周围皮肤暗紫无弹性,窦道长期不愈,脓液清稀不伴异常气味,肢体关节僵硬、活动障碍,舌质暗淡,苔薄或无苔,脉沉细。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偏低,血沉正常,血生化检查显示白蛋白偏低或白球比倒置。多见于慢性骨髓炎局部伴有较大死腔、骨缺损或伴骨不连;患者身体素质差,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 治宜滋补肝肾、化瘀通络。组方:人参,黄芪,炒白术,山药,丹参,川芎,当归,五味子,丹皮,续断,龟板,鳖甲。中药冲洗、膏药外敷同上。?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从全身症状、局部疼痛情况、窦道是否闭合、X线表现等方面对慢性骨髓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伤口愈合。X光片显示骨密度均匀,无死腔、死骨。随访一年无复发。好转:全身及局部症状减轻,但伤口未愈合。X光片显示仍有残余病灶、无死骨。未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无改善,X光片显示病灶继续发展。两组病例治疗后三个月依上述标准评定。? 3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73.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慢性骨髓炎即“附骨疽”是中医骨伤科顽症之一。其原因在于:血源性的早期确诊困难,常造成失治误治,导致病情迁延难愈;又因病程较长,治疗不易彻底,常导致病情复发;创伤性的常伴随较大面积创面暴露感染、骨皮质缺损、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难以找到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药物;祖国医学认为:内因多缘于素体内热偏盛,复感风热火毒,内外相搏,深窜入骨,壅滞不行,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蕴脓腐骨。外因多缘于剧烈暴力损伤,皮肤肌肉破裂,筋骨暴露、沾染污垢,清理不彻底而致毒邪残留;或失血过度,术后体弱,瘀血内停,毒邪乘虚而入,蕴久而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