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5例【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泻肝利湿汤口服,同时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聚肌胞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聚肌胞肌肉注射。均以2周为一个观察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36%,对照组总有效率74.32%,两纽疗效相比较,治疗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36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2]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皮损出现前常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
1.3 用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0.1 g×10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聚肌胞2 mg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口服泻肝利湿汤(该方为自拟处方),其组成:龙胆草10 g,黄芩10 g,连翘10 g,金银花10 g,泽泻10 g,延胡索10 g,车前子10 g,生甘草6 g,生地黄15 g,大青叶15 g,木通10 g。水煎300 ml,分早、晚温服。加减:疼痛甚者加五灵脂;渗出明显者加苦参;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等。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项目 ①治疗后痊愈,显效,无效及总有效率;②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 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显效: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后遗神经痛疗效评定[3]:治愈:患处无疼痛,亦无周围神经放射痛或感觉异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自觉症状好转50%以上,仍有轻微疼痛及麻木、痒等感觉;无效:疼痛及其他自觉症状无明显减轻,好转不足30%。
2.2 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36%,对照组总有效率74.32%,两组疗效相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元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神经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炎、出血、死亡而发病,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中医学认为,本病与情志有关,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蕴化热,以致毒邪易感,湿热火毒蕴积肌肤发病;或因外感风寒湿热毒邪未清,气血不畅所致;或因肝郁化火外窜皮肤或肝经湿热下注,后期则因肝肾阴虚。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本病初起多属肝胆湿热型,日久或年老体弱多属气滞血瘀或肝肾阴亏。其发病率高,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多见。目前此病的治疗方法颇多,单用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局限性,往往症状消失时间过长,老年患者易遗留后遗神经痛。阿昔洛韦为抗核酸生物合成的抗病毒药,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的优点,多年来被认为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药物[4]。但现已证明,该药常规用量血药浓度达不到有效浓度。多年应用临床上已发生对阿昔洛韦的耐药。治疗组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胆之热,车前草、泽泻、木通泻肝胆之湿,赤芍、玄胡、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板蓝根、大青叶、生地清热解毒。以上诸药共奏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解毒止痛之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既有西医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作用,以治其表;又有中药清肝利湿解毒、通络止痛、补气和中之功效,以治其本。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疗效稳定,能明显缩短病程,并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2]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2.
[3] 王玉株,刘国安.中药内调外敷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6):8-10.
[4] 虞瑞尧,乐光熙.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岭南皮肤病杂志,2000,7(2):50-5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流动人口肺结核病问题及控制.doc
- 中国老年冠心病及尿酸水平相关性荟萃研究.doc
- 中国通航未来机会及阻力.doc
-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方向及路径.doc
-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问题探究.doc
- 中国画精神“六论”(连载三).doc
- 中国黎族医药理论及特色探析.doc
- 中孕引产胎盘植入患者保守治疗护理.doc
- 中基教材应加入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论述.doc
- 中学体育室内课教学内容选择.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