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教材应加入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论述.docVIP

中基教材应加入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论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基教材应加入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论述

中基教材应加入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论述【摘要】子宫是女子的生殖器官,大家都很熟悉并不陌生。然而,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这一点却很少有人知道。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中医学就已经将子宫一词引入自己的理论中,这时西医还没有传入我国。其后《格致余论》等多部著作中都有对子宫的描述,这些都说明子宫是中医的传统名称。 【关键词】子宫;中医传统名称;中基教材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73-1 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这一点早在1983年,陕西中医学院的张文阁老师在其一篇名为《子宫是中医的传统名称》的文章中就对此做了详细的论述。文中摘引了从汉代到清代的一些著作中叙述子宫的一部分原文,论证了在西医学传入我国之前,祖国医学早就有子宫一称了[1]。 子宫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气,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之寒,散痈肿,令人悦泽,久服温中,轻身延年。”[2]《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而西医学传入我国的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可见子宫一词是中医自己的医学名词。最早论述子宫形态的医籍《格致余论:“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这里对子宫形态的描述,与现代解剖学中的描述一致。可以看出我国医籍中记载的子宫在时间上早于西医学的传入,在形态上与西医学形容的没有差异。此外,《诸病源候论》等医籍中也都有对子宫的论述[3]。但是现行使用的多数中基教材都没有对此做出深入的说明,甚至在《中医妇科学》中,也未能详尽的论及,甚至忽略不提[4]。 由吴敦序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我接触最早的中基教材,是我大学一年级的中基课本。书中在介绍奇恒之府―女子胞时提到子宫:“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5]对女子胞的这一解释很容易让深受西医文化冲击的、象我一样的80后青年产生误解:这里的子宫是西医学中的概念,不是中医自己的。因为在我们脑海中西医的子宫概念先于中医出现,而且如果要不是自己是中医学子,恐怕这种观点不会改变。再来看看其他教材。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女子胞,又称胞宫。位于小腹部,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6]这里没有提到子宫,但对女子胞的解释就是指子宫,学生也许就会想到,是因为中医没有子宫这一名称,所以才避而不谈的吧。王新华主编《中医学基础》:“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是女性独有的生殖器官。”[7]这里的解释同吴氏主编的教材。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女子胞,又名子宫、子脏、子处、胞宫、胞脏,位居小腹中央,在膀胱之后……《景岳全书妇人规》引朱丹溪语: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这些描述与现代解剖的形态颇为相似。”[8]金氏教材提到了古医籍对子宫的记载,但是也没有明确指出医籍中的子宫与现代解剖学中的概念没有区别。不过这本教材对于学生来说较前面的要好些,因为他提到了清朝之前的医籍中对子宫的描述。学生可以分析:张景岳,(公元1563~1640年),即明嘉靖四十二年至崇祯十三年,晚年写成《景岳全书》,这也比西医学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早至少200年,对子宫是否是西医概念就会产生疑问。童谣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在发挥一节也引了《景岳全书[9]。这里的解释同金氏教材。 各类中基教材的主编在编写奇恒之腑一章时,不详说子宫一词的中医原创性自然有其用意。但是作为一名中医学子,我认为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写到女子胞时,应该提到子宫,并说明子宫概念绝对属中医原创,让刚开始学习中医的人从刚接触中医时就认识到我们祖国医学的先进性,树立对中医的信心。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为中医事业的振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文阁.子宫是中医的传统名称[J].陕西中医,1983,4(5):14-15. [2] 明.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7,61. [3] 张文阁.子宫是中医的传统名称[J].陕西中医,1983,4(5):14-15. [4] 杨鉴冰.探讨中医学对女性生殖脏象的认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2):1. [5] 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0,78. [6]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4,135. [7] 王新华主编.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