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关键词】 肝炎;甲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 自2004年至2007年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为临床门诊跟踪治疗病人。其中男20人,女11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1岁,11岁至20岁8例,20岁至42岁5例,24岁至56岁6例,62岁1例,本组病例人均符合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以三黄、腹胀纳差、厌油腻、肝区闷痛、疲倦乏力、舌苔黄腻或苔稍白、脉弦滑数或濡数为主要症状,全部具备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并在血清检出HAVIgM阳性,粪便中检出HAV。 2 治疗方法 治以清热利湿退黄,佐以活血化瘀。 方用自拟茵郁消黄汤。组成,茵陈90g、郁金30g ,田基黄30g 、丹参30g 、云苓30g 、赤芍30g 、酱败草30g 、栀子15g 、车前子15g 、若腹胀加川朴15g 、体壮便秘加生大黄8-10g 、恶心呕吐加竹茹30g 、胆南星6 g 、纳差加山楂30 g 、麦芽15 g 、肝区闷痛加生白芍30 g 、延胡索15 g 、湿重加藿香10 g 、生薏苡仁30 g 、每天1剂,水煎早中晚分服,西药10%GS500mL、茵栀黄注射液40mL(河北神威药业),静脉滴注,10%GS500mL、肌苷0.3 g 、VC2 g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21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肝功能、血清胆红素ALT。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治愈自觉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正常、TBiIl回复到17.l#61549;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3倍以下。 无效:症状体症及各项指标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病人20例,治愈14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 。 4病案举例 王某:女42岁,干部。2006年6月15日初诊,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疲倦乏力、厌油、目黄、全身皮肤黄疸。尿色如浓茶8天。 诊见:患者精神疲倦、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检查右肝区轻度压痛、叩击痛,肝右胁下1.5cm,质软无触痛,脾正常,血清胆红素172.5u mol/L,粪便中检出HAV,西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诊为阳黄,证属湿热内蕴肝胆,胆汁外溢、肝失蔬泄,脾湿健运,入于血分,瘀热互结,治宜清热利湿退黄,佐以活血化瘀。以自拟方:茵郁消黄汤,随症加减,配合上述西药静注,治疗21天,症状体症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17.1μmoI/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病愈。随访1年未复发。 5讨论 急性黄疸开型肝炎,属于中医阳黄范畴,《金匮要略》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近年来,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效果较为显著。尤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本病的发病机理,中医学认为是湿热内蕴肝脾,阻滞脉络,导致肝失蔬泄,脾湿健运,入于血分,瘀热互结,逼迫胆汁外溢,流浸肌肤,出现三黄及肝功损害症状。ALT、TBiL增高现象,其病机关键是湿热和毒瘀。此病早期以邪实为主,正气尚未太虚,治疗大法应以攻邪为主。本方以:茵陈、郁金、田基黄、丹参、栀子清热凉血利湿退黄,直达病源。笔者临床经验认为:重用茵陈于郁金、田基黄、丹参配伍则退黄非常迅速,赤芍、酱败草、栀子、大黄能清血中付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大黄、酱败草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同时也能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古方中茯苓健脾渗湿,车前子利湿利尿,促进湿热瘀毒从小便排出。笔者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重症,故方中茵陈前期用量应在90g以上。田基黄、赤芍、郁金用量也应在30g左右,效果显著,此方配合茵栀黄注射液、肌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则加重清热祛湿,护肝退黄的作用,可谓中西医结合相辅相成。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