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Process燃烧优化系统及其应用 Smart Process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martProcess燃烧优化系统及其应用 Smart Process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2006年2月 电力设备 Feb.2006
第7卷第2期 Elec【吣刮Equip帐抓 VOI.7N0.2
王 军1,章正林2,姜书敏1
(1.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20;2.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合肥市230032)
摘要: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煤耗是当前发电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文章介绍了艾默生公司smanProces8燃烧优化系
统的基本原理:采用线性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多种优化算法实现燃烧控制系统设定值和偏差的优化,从而实现燃烧过
程优化。并介绍了该优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具体优化实施步骤、应用案例和投资回报情况。
关键词:燃烧优化;0PC;集散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3
建模工具提供各种数据分析、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O引言 工具,能够利用锅炉运行数据和一系列燃烧试验数据建
2000年以来,我国的火电装机容量持续攀升。据中 立和测试针对特定机组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测试的模
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不完全统计,2003年新增装机容量型将作为预测模型投入实际运行。建模前必须对原始数
3 055万kwu 据进行数据校验,以保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84万kw,2004年新增装机容量5J,预计到
20Cr7年,电力市场将呈现供需总体平衡,略有剩余的建模工具属于交互式支持工具,能够对模型进行离线测
状态,未来会凸现发电市场竞争的局面。加之煤价成 试,其运行与否不影响优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本飞升和《京都议定书》等各种环保规范的约束,在未 预测模型部分能够根据现有的测量数据预测燃烧
来一段时间内,如何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过程的发展趋势;预测模型部分是由一组锅炉燃烧的数
降低发电成本将成为发电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学模型所组成,能够对锅炉的重要燃烧参数进行模拟,达
因此,多家过程控制厂商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优化控制 到短期预测的效果。预测模型分为稳态过程模型和动态
产品和解决方案。本文重点介绍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 过程模型2大类。一般而言,稳态过程模型常采用回归
公司的燃烧优化解决方案——smartProces8燃烧优化
和惯l生环节辨识的方法进行建模,而动态过程模型则采
系统,包括其基本原理、硬件、软件架构及应用案例。 用模糊神经网络或者回归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建模。
一般而言,优化过程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而是会经
1 燃烧优化基本原理
过多次的“预测一优化”才能得到最合适的优化值,
锅炉燃烧优化的目标是通过风和煤的合理配比, 所以预测模型部分的输入数据将来源于过程测量数
平衡燃烧效率和NO。排放,实现最为经济的燃烧。燃 据和优化模块返回的优化中间数据2个方面。预测
烧优化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优化系统不会改变 模型部分的运行流程图如图2所示,首先将输入的数
原有的控制结构,而是将优化结果作为优化后的设定 据进行数据校验,剔除明显的病态数据,并根据预先
值或者偏差送入原有的PID控制器。这种设计方案 定义,完成滑动平均、正则化等预处理;然后根据当前
的最大优点是:优化系统既能直接进行闭环优化,也 运行工况的特点来决定使用稳态模型还是动态模型;
能进行开环运行指导;而且仅需一键操作就可实现开 最后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至优化策略部分。
环模式和闭环模式之间的切换。优化系统包含3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建模工具、预测模型部分和优化策
略部分口J。
r一。一‘一‘‘碱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HCEP——一种新的低成本合成绝缘子材料 Shed Hydrophobic Cycloaliphatic Epoxy (S-HCEP)- a New Cost-efficient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pdf
- S109FA 燃气轮机压气机进气系统的清洁与维护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of Air-inlet System for S109FA Gas Turbine Compressors.pdf
- S109FA-SS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概况 S109FA-SS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Power Generation Set.pdf
- S109FA-SS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启动方式优化的经济分析 Economic Analysis on Optimized Start-up Procedures for S109FA-SS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Unit.pdf
- S109 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汽轮机的热应力分析与控制 Thermal Stress Analysis and Control for Turbine Rotors of S109FA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Units.pdf
- RZG智能化抄表系统在居民住宅小区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RZG intelligent meter reading system in the residential areas.pdf
- S109FA-SS联合循环燃烧模式安全性能分析 Safety Analysis on Combustion Mode of S109FA-SS Combined Cycle Units.pdf
- S109FA发电机组启停过程中常见异常情况分析及改进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n Abnormal Conditions Frequently Occurring in Start-upShutdown Process of S109FA Generator Sets.pdf
- S10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方式 Operation Mode of the S109FA Type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Generating Unit.pdf
- S109FA单轴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改造的可行性分析.pdf
- SMC-3型软起动器在斗式提升机上的应用.pdf
- SMCB在终端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SMCB in Terminal Distribution System.pdf
- Smith预估器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of 1000MW ultra supercritical unit based on Smith predictor.pdf
- Smith预估控制改进型算法的研究 Study on Modified Methods for Smith Predicting Control.pdf
- SMO在无位置传感器PMSM驱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MO for sensorless driven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PMSM.pdf
- Smith预估自适应模糊PID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Smith Predicted Adaptive Fuzzy PID Control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pdf
- SMV软压板及检修压板对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的影响.pdf
- SKF在华第二家工业解决方案工厂于天津开业.pdf
- SMS模型在长洲水利枢纽下游水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Surface Water Model System to Simulation of the River Downstream Changzhou Hydraulic Complex.pdf
- SMS-Siemag模拟测试技术在中铝上铜六辊冷轧机上的应用 SMS-Siemag Rolling Simulation Technological for Shanghai Copper RC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