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结果研究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结果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的影像学状况,以便在治疗中减少易诱发的疾病。方法 对长期住院的42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胆B超检查,并与某学校1076例职工健康体检结果比较。结果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的异常阳性率为52.72%,其中胆囊结石发生率21.75%,占整个阳性率的41.26%,脂肪肝的发生率为18.20%,占整个阳性率的34.53%。胆囊结石及脂肪肝异常阳性率与普通人群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胆显著,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及时防治。?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肝胆B超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病程迁延,易于复发而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致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尤其对肝胆的明显。本研究对42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普通人群健康体检结果相比较,以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与肝胆B超异常发生率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患者为本院三个男女混合病区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间住院的病程≥2 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23例,其中男276例,女147例,所有患者住院≥2 年;年龄16~83岁,其中年龄≥35岁者405例,年龄35岁者18例;所有病例均分别先后服用过舒必利、奋乃静、氯氮平、维思通等抗精神病药物。排除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饮酒、血液病、发热等疾病。 ?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HD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医生操作,受检查者禁食≥8 h,取仰卧位、左右侧卧位,B超影像学诊断依据吴乃森主编的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1]。?
1.3 统计学方法 根据统计学原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肝胆B超检查发现异常者223例,阳性率为52.72%。见表1。?
2.1 不同部位异常患者的分布情况 本组结果发现单纯性脂肪肝52例,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11例,脂肪肝合并胆囊炎2例,脂肪肝合并胆囊壁胆固醇息肉7例;脂肪肝合并肝内钙化灶4例,脂肪肝合并肝囊肿1例,肝囊肿29例,肝血管瘤2例,肝胆管结石2例,肝实性占位1例,肝内钙化灶13例。单纯性胆囊结石(多发、单发)5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钙化灶5例,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23例,胆囊壁胆固醇息肉18例。可见,胆囊结石发生率最高,共92例,占整个阳性率的41.26%,脂肪肝的发生率次之,共77例,占整个阳性率的34.53%,肝脏B超主要表现为肝区局限性或散在性不规则的回声增强、减弱、变粗、变细、光点密度增加。胆囊B超主要表现为胆囊内探及强光团,后方伴身影。 ?
2.2 两组不同人群的肝胆B超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肝胆是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分解代谢的主要脏器,长期用药对肝胆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也会对内分泌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普通人群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4.83%,脂肪肝的发生率为4.09%[2]。本研究对42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胆B超检查结果,肝胆异常的阳性率为54.37%,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18.20%,占整个阳性率的33.48%,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1.75%,占整个阳性率的4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此与精神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率高[3],影响肝脏的功能,干扰肝脏对脂类的代谢和转动,造成肝内脂肪大量增加有关。且脂类代谢紊乱可导致胆汁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胆汁中的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易于形成结石,这可能是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的原因。同时,脂肪肝的高发还与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有关[4]。在普通人群中,男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习惯有关,而本组结果显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是药物对女性内分泌干扰强于对男性的内分泌的干扰所致。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肝胆B超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所以需定期做相关检查,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早发现及防治,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及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5.?
[2] 李群英.1076例职工腹部B超体检结果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91-192.?
[3] 赵佩伦.精神病100例肝脏B超与肝功能对照分析.青岛医药卫生,1999,31(2):143.?
[4] 吴春,黄高贵,马玉珍,等.40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