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部真菌病及病原学研究
浅部真菌病及病原学研究【摘要】 目的 了解近年来本地区浅部真菌病病种及真菌菌种的种类和构成情况,为防治浅部真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578例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者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结果 本地区浅部真菌病除头癣外城市患者均高于农村患者,城乡之比为2.08:1;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为手足癣482例(58.6%),其次是股癣110例(13.4%);浅部真菌病菌种的分布以红色毛癣菌为主135株(41.4%),其次是须癣毛癣菌63株(19.3%)。结论 皮肤癣菌是造成浅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镜检与培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癣
浅部真菌病是指真菌在头皮发根、黏膜、手足部、指趾甲、腹股沟及机体其他部位表皮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1]。为了解近年来本地区浅部真菌病的患病情况,本文对我院皮肤科门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1578例,进行了真菌常规镜检和分离培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皮肤科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1578例,男713例,女865例,年龄5~85岁。
1.2 标本采集 浅部真菌病的标本以毛发、皮屑、甲屑、水疱疱壁、脓液为多。皮屑取新鲜皮损的活动性边缘;水疱取疱壁和基底部皮损;脓疱取脓汁;间擦性皮损去除浸渍表皮,刮取基底部损害;毛发标本取5~6根松动而脆的病发连根拔除;采集甲标本时刮取靠近病甲床的碎屑。采集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标本,75%酒精消毒后以钝刃的手术刀刮取;毛发用镊子拔除;甲标本除刮除外,也采用剪刀剪取或采用口腔科牙钻钻取深部甲屑。对于面部、皮肤薄嫩处及儿童患者的直接镜检标本,采用透明胶带法采集,即以透明胶带粘贴在损害局部1 min后揭下镜检。
1.3 直接镜检 将标本置载玻片上,加1滴10%KOH封固液,加盖玻片,快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几次以促进角质溶解,注意避免过度加热而使封固液沸腾,轻压盖玻片驱除气泡,吸除盖玻片周围溢液,即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查找菌体,然后换高倍镜观察菌体结构。以查到菌丝或孢子为阳性结果,阴性结果连查三次才确定。
1.4 真菌培养方法 选取适检的样本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堡氏培养基的斜面上,25℃~28℃ 恒温培养4周,无真菌生长视为阴性;培养阳性者,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尿素琼脂培养基、玉米琼脂培养基进一步分离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色素及镜下结构等进行菌种鉴定,必要时做玻片小培养、37℃培养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到种的水平。
2 结果
2.1 镜检及培养 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1578份患者标本,直接涂片查见菌丝和/或孢子的823份,阳性率52.2%;从1527份标本中培养出真菌326株,阳性率21.3%。
2.2 病种及城乡分布 823例镜检阳性患者中,城市患者556例、农村患者267例,城乡之比2.08:1。手足癣482例(58.6%),其中农村患者112例、城市患者370例;股癣110例(13.4%),农村39例、城市71例;甲真菌病107例(13%),农村45例、城市62例;头癣70例(其中脓癣7例,占8.5%),农村51例,城市19例;体癣35例(4.3%),农村l3例、城市22例;花斑癣及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19例(2.3%),农村7例,城市12例。
2.3 浅部真菌病病原菌分布 浅部真菌病原菌的分布以红色毛癣菌为主135株(41.4%),其次是须癣毛癣菌63株(19.3%)。在浅部真菌病种中,以手足癣分离出的真菌最多170株(52.1%),其次是甲真菌57株(17.5%),见表1。
表1
浅部真菌病原菌分布
菌种手足癣甲真菌体癣股癣头癣脓癣合计
红色毛癣菌87(51.2)25(43.9)6(37.5)15(37.5)02(40.0)135(41.4)
须癣毛癣菌36(21.2)12(21.1)6(37.5)9(22.5)0063(19.3)
犬小孢子菌14(8.2)02(12.5)7(17.5)18(47.4)3(60.0)44(13.5)
念珠菌18(10.6)17(29.8)04(10.0)3(7.9)042(12.9)
絮状表皮癣菌10(5.9)3(5.3)05(12.5)3(7.9)021(6.4)
铁锈色小孢子菌5(2.9)02(12.5)011(28.9)018(5.5)
断发毛癣菌00003(7.9)03(0.9)
合计170(52.1)57(17.5)16(4.9)40(12.3)38(11.7)5(1.5)326(100.0)
作者单位:413000湖南省益阳市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