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制简易呃逆治疗器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临床探究
自制简易呃逆治疗器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临床探究[摘要]目的利用自制简易呃逆治疗器治疗顽固性呃逆,观察其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呃逆患者行简易呃逆治疗器治疗,病人仰卧位,先深吸气然后把气体呼入呼吸囊内,反复3次,将呼吸囊充满,面罩紧扣病人口鼻周围不能漏气,打开吸氧管,0.5L/min的氧气进入呼吸囊,嘱其深吸气、慢呼气,反复呼吸呼吸囊内的气体,3min为1个治疗时段。一次无效可重复2~3次。治疗中观察心率(HR)、血压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结果恶性肿瘤引起的呃逆3l例病人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9.0%、54.8%、16.1%、83.9%;其他因素引发呃逆29例病人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剐为82.8%、17.2%、0、100.0%。HR、SBP、DBP、RR、PETCO2在治疗3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呃逆治疗器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优良,方法安全简便。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自制治疗器;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07-03
呃逆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其病因复杂,某些严重器质性疾患诱发的呃逆往往频繁又持久,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效果不佳,暗示着预后不良。治疗呃逆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疗法、针灸、高位硬膜外腔阻滞及膈神经阻滞、C02疗法等。我院2000~2008年用笔者自制的简易呃逆治疗器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顽固性呃逆病人60例,年龄15~65岁。其中男35例,女25例。恶性肿瘤病人31例(胃癌16例、食管癌9例、肝癌3例、肺癌3例),其他因素诱发者29例(暴饮暴食14例、吸入冷空气5例、精神因素4例、饮酒后4例、呕吐后1例、无明原因1例)。排除颅内压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脑血液循环障碍、中毒等因素。频繁呃逆,6~31次/min,严重者夜间连续发作。呃逆持续时间3~18d。
1.2治疗方法 简易呃逆治疗器由3部分组成(图1):(1)面罩(麻醉用普通面罩);(2)连接管(连接面罩、吸氧管与呼吸囊);(3)呼吸囊。治疗时,病人仰卧位,先深吸气然后把气体呼入呼吸囊内,反复3次,将呼吸囊充满,面罩紧扣病人口鼻周围不能漏气,打开吸氧管,0.5L/min的氧气进入呼吸囊,嘱其深吸气、慢呼气,反复呼吸呼吸囊内的气体,3min为1个治疗时段。一次无效可重复2~3次。连续多个治疗时段时,每次间隔时间大于10~30min。对治疗有效但症状易复发者可自带治疗仪随时进行治疗。治疗中观察心率(HR)、血压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1.3疗效评定 (1)治愈:以上方法治疗1~3次,呃逆消失,未复发。(2)有效:以上方法治疗1~3次,呃逆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减短。(3)无效:以上方法治疗1~3次,呃逆症状无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呃逆病人HR、SBP、DBP、RR、SPO2、PET-CO2治疗前后变化见表1。恶性肿瘤引起的呃逆31例病人中9例经治疗1~3次后呃逆停止;17例病人经治疗1~3次后呃逆减轻,但不消失,重新治疗有效;5例病人经治疗1~3次后,呃逆症状无变化。其他因素引发呃逆29例病人中24例经1~3次治疗后呃逆停止;5例病人经治疗1~3次后呃逆减轻,但不消失,重新治疗有效。简易呃逆治疗器的疗效见表2。
3 讨论
呃逆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的间歇性收缩运动,即膈肌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一种短暂的特别声音。呃逆持续48h以上不缓解,则称之为顽固性呃逆。呃逆频率以每分钟数次到60次,因人而异,但同一个人则较固定,与呼吸密切相关。呼气比吸气时容易出现,过度换气时频率增加,相反屏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吸入等频率减少。呃逆不具有喷嚏、咳嗽、呕吐等那样的防御性功能,可能是一种失去功能的原始反射。持续性呃逆可加重患者饮食困难、疲劳和精神萎靡,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身体质量下降、抑郁和呼吸抑制等,使患者的恢复期显著延长。
呃逆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向心神经纤维以及胸6~12节段背侧的交感神经链的传人纤维,神经中枢为颈髓3~5前角细胞、脑干呼吸中枢和延髓网状结构,传出神经为膈神经
文档评论(0)